“精忠报国”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4月5日人民日报)
2014年,我国以立法形式设立了烈士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向烈士致以深深的悼念。图为2014年9月30日,习近平整理花篮上的缎带。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尊尚英雄是人类一种最深沉的情感,因为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英雄是其历史的重要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无庸置疑,清明时节,缅怀之时,不仅要祭奠亲人、追思古人,更应缅怀先烈、祭祀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砥砺新时代接续奋斗之志。正因为此,我们看到今年清明节前夕,民政部发出通知,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开展“铭记•2018清明祭英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此次活动首次覆盖全国各地以及境外烈士纪念设施所在地。不言而喻,其目的旨在永远铭记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英雄烈士,大力弘扬烈士精神,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由于战争年代条件有限,许多先烈没有留下姓名。目前,全国有名可考、并收入各级《烈士英名录》的仅有193万余人。近几年,每年新评定的烈士数量在300人左右……纵观历史长河,无数英雄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促进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建立的不朽功勋。”放眼现实,从烈士纪念日到国家公祭日,从纪念抗战胜利到纪念长征胜利,就充分彰显了国家对先烈的深情怀念与崇高敬意。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先生大会上讲过的话,至今仍然振聋发聩、让人深省。因为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英雄来奠基;同样,英雄更需要国家和人民的祭奠来弘扬其不朽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英雄无论有名无名,他们的奉献彪炳史册,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作为享有英雄荣光、生活美好时代的我们,理所当然不能忘本,更需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
每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都在呼唤英雄人物的诞生,也为他们准备好了最壮阔的舞台。回望过往,正是因为有了无数英雄们舍小家顾大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奋斗、牺牲奉献,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才得以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才得以成就我们现在的美好幸福新时代。鲜活而生动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实现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达成的,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由此,更加呼唤英雄的出现,更加需要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回顾历史,英雄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放眼未来,英雄是指引方向的精神信仰。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让我们从对英雄的深切缅怀中,铭记和传承他们用热血铸就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勇做时代的搏击者、担当者和奉献者,13亿多中华儿女一起勠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更大成就告慰英雄,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新辉煌!(南方网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