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的遗志将会被永远承继
2018-04-06 09:01:00 来源: 解放军报

谢军

“雨花台最后一位烈士”成贻宾写给未婚妻的信中,列举“新生十条”;黄继光在战场写给母亲的信中,誓言“不立功不下战场”;赵一曼行刑前写给儿子的信中,直呼“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近日,央视播出《信·中国》节目,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被展读。那些“彩笺尺素”,或许早已纸面泛黄、字迹斑驳,但其中饱含的精神力量,能唤醒我们心中的理想,催动我们前行的步伐。

又到清明。无论是为烈士墓碑扫一扫尘土,还是到网上灵堂献一瓣心香,都是与逝者进行灵魂的对话。但清明的意义,不只在于感受先烈的崇高,更在于承继先烈的遗志、续写未竟的事业。须知,把缅怀追思的心迹化作勇毅前行的足迹,乃是更为永恒的铭记。

一位名叫毛振华的红军战士,在长征即将到达胜利终点时,不幸牺牲于一次突袭,没能看到长征的胜利,更没看到新中国的灿烂黎明。然而,千千万万像毛振华这样的烈士,不是“因为看到而相信”,而是“因为相信而看到”,就好比水滴在牺牲的瞬间,虽然未能看见努力的成效,但其价值,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透磐石的成功之中。先烈的眼睛永远注视着我们。如何继承他们的遗志、告慰他们的英灵?这是我们必须答好的考题。

如今,升平日久,杨柳依依,不见“烽火扬州路”。因此,有人忘记了“我们唱着东方红”的这片土地,曾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在个别人眼里,一心为公、舍生取义的烈士成了“傻”的代名词、“假”的同义语;还有人犯嘀咕,董存瑞要炸的碉堡没有了,黄继光要堵的枪眼没有了,无畏牺牲的精神哪还有用武之地?

应当清醒看到,当今世界“灼热的历史依旧在燃烧”,战争的阴霾从未彻底散去,和平的格局从未彻底稳固。倘若忘记了国歌中所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对我们而言才是最危险的。湔雪旧耻、守护安宁,让中国的疆土“不再给任何国度的军人提供创造荣誉、建立功勋的机会”,需要我们明白从哪里来、知道向哪里去,严肃面对先烈的理想信念,认真调整自己的人生坐标,倾力完成从历史到未来的矢志奋斗。

强国强军,是先烈对未来赤诚的夙愿;强国强军,是我们对英烈最好的告慰。今天,我军已经告别“钢少气多”的过去,展现“气多钢优”的英姿,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护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前行。我们要心里装着国家的安危、肩上扛着军人的责任,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传承先烈的英雄气概,涵养训练不怕苦、战场不怕死、使命敢担当的革命豪情;培养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了解国际大势和战略格局,真正把“打什么仗、怎样打仗”等问题搞清楚、弄明白。

中国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讲奋斗、比奉献的时代,也是一个呼唤英雄、造就英雄的时代。不管什么身份、什么岗位,只要肯做身体力行者、勇敢担当者、无私无畏者,你就能成为“身边典型”“最美人物”“时代楷模”,你就是在继承先烈的遗志,就是在续写英雄的故事。

“想到那些死难的烈士,我们没有权利不努力工作,没有权利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我们牢记周恩来同志说过的这句话,以先辈为镜、和英烈“对表”,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这样,我们就能在烈士的灵前问心无愧地致奠:“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作者单位:武警上海总队政治工作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