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 李尔静
依托网络经济的发展和分享经济的普及,“零工经济”应运而生。快递人员,外卖小哥、滴滴司机……这些逐渐融入我们生活的职业,不仅为大众提供了便利,也为经济增添了助力。社会各界向“零工经济”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给予了越来越高的期待,盛赞“零工经济创造了个体崛起的新时代。”
但是,春节假期刚过,“如期而至”的“用工荒”却给“零工经济”泼了一盆冷水:快递行业高薪招聘,但仍然应者稀少;餐饮行业加大福利,但依旧效果不彰;纺织行业降低门槛,但还是难补缺口。从制造业到运输业,从京津沪到珠三角,“零工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解决一年一度的“用工荒”,相反,一线员工的大量流失,还极大程度地拖累了节后经济的复苏。
为了解决“用工荒”的问题,各个行业可谓“各显神通”。从提高薪资到保障福利,从奖励返工者到祭感情牌,这些办法确实汇集到了一部分劳动力,但仍旧改变不了“流水的兵”的现状,很多企业也因此陷入了“招得来人,留不住人”的困境。透过焦头烂额的企业,不得不反思的是:为什么企业遍寻良方,“工荒顽疾”却屡治不愈呢?
其实,人员流失的病根往往出在用人机制上。如今许多行业的用人机制是分两条线进行的:对于基层员工,采取的方法是“人员不足时,随时招聘,应聘通过后,立即上岗”的模式。既不提供培训,也不帮助提升。对于管理层人员,多采用引进机制,从别家企业挖来已经颇有成绩的行业精英,直接授以事权,委以重任。这样造成的结果是,辛苦在一线奋战的基层人员上升通道狭窄,对企业也没有依恋,打工、雇工双方都养成了“临时心态”。
不管是物流业风雨无阻的快递小哥,还是制造业心灵手巧的工人,不管是餐饮业手艺精巧的烹饪厨师,还是服务业披星戴月的滴滴司机,这些“零工经济”的创造者,他们大多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他们渴望提升。让员工有更多的上升空间,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荒顽疾”的病痛吧。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