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学期末,高校都会出现学生向老师要分的现象。最近,中国青年报社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在校生承认自己向老师要过分,近一半的受访在校生称身边同意学生要分请求的老师多。学生找老师要分的原因主要有怕挂科重修、出国、保研、评奖学金、分数变漂亮、受要分同学影响。(2月8日中国青年报)
为何高校学生能向老师要分,老师能同意学生要分请求?除了职业原则,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很多高校,任课老师是出卷人、阅卷人,同时也是考分的决定者。学生的考分常常不是由自己真实成绩决定,变成由任课教师决定。学生最终分数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至于平时成绩,通常更是老师“说多少就多少”。
虽然最后的分数由任课老师签字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不得随意改动。但“不得随意改动”是在任课教师签字之后,其实学生多少分在签字之前任课教师就已定好,签字之后也没改动的必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想达到“目标”分数,自然会向老师要分,老师也能给学生分。
学生为何要向老师要分?分数与学生的“利益”相关,较之主观评定,用分数衡量相对客观、有说服力。学生不及格需要重修补考,达不到一定标准,影响保研、出国、评奖学金等。分数要能反映学生真实情况,否则用分数衡量的意义就打折了。
将分数与学生的“利益”挂钩本身没错,但学生向老师要分暴露了其中亟需改进的方面。进一步减少教师对学生分数的随意决定权,实施多样化且占一定权重的对学生考核事项。在有些学校实行的“考教分离”,将出卷、阅卷、授课分开,不再由同一位老师操作,老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公开并进行公示,学校对试卷评分情况核查、抽查并以此对教师考核,增加透明度,扩大监督面。从评奖学金到保研,设定一定权重的附加分作为考核补充,如重要论文、创造发明。
学生向老师要分,即使要到分数,却要出了不公平,要出了不良学风。不仅增加分数水分,弄虚作假,更反映出高校在学生分数评定,对学生考核存在的问题。高校不但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宣传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业,更要从根本上纠正,建立客观全面的考评方式,确定科学有效的考核内容,晒干分数的水分,晒出真实的成绩。让学生要不到分,教师无法随意给学生分,挣分的方式不只有试卷。
稿源:荆楚网
作者:赵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