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各种聚会应酬也随之而来,喝酒也成为很多饭局的必有活动之一。 最近,一封《2018年春节退出酒场告知书》在网上流传开来,字里行间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人民网 2月6日)
“为了酒后不得罪朋友,且感情还要维持,决定放下酒杯,举起茶杯,自今日起以茶会友,谈人生,谈理想,弹棉花,就是不谈酒。”“酒场无小事,费钱又误事。还望亲朋好友予以谅解,支持,并监督。”告知书中的种种感慨,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人们早已对过度劝酒不胜其烦。而换个角度,对于公务人员来说,这则“退出酒场告知书”更多出了一层警示意义。
逢年过节是腐败的高发期,尤其是在春节,借着家人朋友团聚的良好机会,打着“礼尚往来”的习俗旗号,加上“无酒不成礼仪”的老旧惯例,一些腐败行为在酒桌上悄然滋生,各种“饭局”应接不暇。殊不知“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在公务人员推杯换盏间,喝进去的是“酒”,输出来的是“利”,污染的是“权”,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和群众基础,而公职人员个人也终究逃脱不了党纪国法的制裁,在“饭局”中被“出局”。对此,越是关键节点,越要绷紧法纪之弦,莫让“饭局”变“出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紧盯“四风”问题不松懈,抓住重要节点、把握关键环节、突出“关键少数”,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然而,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大环境中,依然有一些党员干部或把吃吃喝喝当小事,不以为然,在“勿以恶小而为之”中迷失自己,跌入腐败的深渊;或自视聪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私人会所转战私人住宅,最终将“一桌餐”演变成“一锅端”。如此种种,充分说明“吃喝风”问题依然根深蒂固,部分党员干部的法纪之弦仍未绷紧。
实际上,违规吃请从来都不是“小节小事”,党纪党规早已就此划出硬杠杠。2013年底,中央便要求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盯住党员领导干部,严肃查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等违规违纪行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七条也明确规定:“违反有关规定出入私人会所,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十九大报告同时指出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再次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春节临近,各级纪委也将预防摆在前面,一再重申节日纪律,等等。从中不难看出,党中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决心愈发坚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问题非小事”必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清“吃喝风”背后的思想松劲问题,加强法纪学习,强化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念堤坝。要从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抓起,在春节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发力,精准对标中纪委关于不准参加公款宴请、不准接受企业安排的吃请、不准到企业搞变相吃喝等20种饭局的详细规定,管住自己的“嘴”,握好手中的“权”,让春节回归团圆的主题,擦亮温情的本色。
信任不能代表监督。各级纪检机关也要做好预防工作,将提醒和提示方式运用到位,将严管和厚爱融合起来,提前划清春节宴请的红线,为党员干部敲警钟。同时,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切实运用好“四种形态”,做到监督无处不在,问责务必从严,倒逼党员干部绷紧法纪之弦,杜绝“舌尖上的腐败”,在过“年关”之时守住“廉关”。
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容不得“歇歇脚”、“松松劲”,必须一个节点接着一个节点,真抓、实抓、严抓。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能规避“饭局”变“出局”的风险,跳出“节日到,干部倒”的怪圈,过一个温馨和谐、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
稿源:荆楚网
作者:艾佩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