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2017年度数据公布。在借阅达人榜一项中,占据首位的胡同学为296次。他把时间都给了书,就没有太多时间留给社交软件,微信和QQ只是他和父母、女友联系的工具;他排斥网络社交,微信通讯里只有31个好友,而记者就是第31个好友。(2月1日《钱江晚报》)
年终岁末,不少高校图书馆都会发布年度阅读报告。“读书冠军”也好, “借阅达人”也罢,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让这些大学生做到了。在许多成年人已经很少看纸质书籍的当下,“图书借阅达人”犹如一面镜子:只有保持与社交网络的距离感与分寸感,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
每年看数百本书,“借阅达人”显然只是有些书精读,有些书泛读。“图书借阅达人”在意快乐式参与的过程,而不在意究竟读了多少本书这样的成果;当阅读成为一种爱好,有的大学生可以连续数年成为学校的“十大借阅之星”。面对这些热爱阅读的年轻人,我们也要超越结果性评价,尝试对他们作出过程性评价。
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曾经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九十年代在学校求学的校友互动交流;回顾校园生活,不少校友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泡图书馆”——“从前慢”,网络不够普及、手机更是稀罕物,人们缺乏网络社交的机会;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到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
网络社交并没有原罪,却不能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消耗其中。在这个屏幕统治的时代里,许多人在网络社交中乐此不疲、欲罢不能,却没有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阅读。一些年轻人沉湎于网络游戏建构的“意义之网”,难以在“镜中我”和“真我”中实现有效的角色转换,对现实生活缺乏足够兴趣的他们,自然也缺乏阅读的动力。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渐趋激烈的竞争,让一些人深受浮躁、功利等不良社会心态的影响,渴望立竿见影,热衷“走捷径”。在一些精致的或者粗鄙的利己主义者看来,阅读难以带来现实的好处;“读书有什么用啊”,被工具理性浸润的他们,喜欢在各种各样的聚会上去积攒人脉、建构关系和社会资本。在一个讲究利益变现、渴望迅速得到回报的社会中,阅读不能在短期内给人们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让一些人更乐意将心思花在网络社交和其他的社交场合里。
删除社交网络账号回归自我的“网红”埃森娜·奥尼尔认为,“人们交谈、分享和给予,不是因为你好看,而是因为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或创造了什么。”虽然我们成不了“读书冠军”和“借阅达人”,但我们却可以像他们一样,保持对社交网络的距离感与分寸感,努力腾挪出一些时间,让心灵得到净化、让精神得到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