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警惕“穷游”泛滥诞生更多懒汉
2018-02-01 16:00:00 来源:荆楚网

1月29日,“穷游者”孙永(化名)在网上火了。孙永在1月24日被杭州警方救助,随后被民警送到了救助站。但就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登记后发现,孙永在全国一共被救助过234次。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孙永现年27岁,甘肃人,出去游玩花掉自己的钱后,没办法就去救助站。目前,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已为孙永购买了火车票送他回家。(1月31日《北京青年报》)

一段时间以来,“穷游”不知不觉地火了起来,穷游者满意而归满脸惬意,而媒体也愿意跟风报道,“穷游”简直成了“时尚”乃至“励志”的代名词。的确,“穷游”需要很大的决心、毅力、耐力,充满了“吃苦耐劳”的蕴意。这还不仅是节衣缩食那么简单,还有可能遇到其他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因此,“穷游”一直显得很“正面”。不过,像孙先生这样人的出现,就使“穷游”变了味。

孙先生才27岁,如此年龄正是为社会贡献才智的时候,任何劳动都能体现他的人生价值。当然,他选择“穷游”,别人也无权干涉,但无论如何,“穷游”不是把自己“游穷”,更不是靠救助或乞讨来完成,而该是积极向上,在不给别人和社会增添负担的前提下,省吃俭用,克服旅游中的各种困难,从而使自己在旅游中长见识,培养自制力、自信心,以及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孙先生的做法,就与这些相悖,也就难怪被人质疑甚至了。

而且,即便是“穷游”,肯定需要适度,也不至于花4年的时间全国各地到处转悠,且要靠234次救助。4年的大好时光,作为年仅27岁的孙先生来说,既可以学到更多的本领,也可以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经验。诚然,4年时间出去“穷游”也能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感受,但那要靠自身的努力获得,而不是别人的施舍。如果老大不小了,一边叫嚷着要体验,而一边却要靠人救助,那么无疑就使 “穷游”跑偏,甚至是在消费别人的同情心。

再者,孙先生没有固定工作,且居无定所,也没有经济来源,这样的人还选择“穷游”就令人费解。靠别人施舍旅游,绝不是“搭顺风车”那么简单了,而是想利用他人、社会对“穷游者”的同情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不仅是浪费社会资源,而且带有误导倾向。如果任凭这种现象持续,便会有更多人跟风,那么由此带来的“不劳而获”恶风就将盛行,给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严重干扰,不利于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近年来流行的一句话,也是“穷游”产生的一个原因。年轻人有理想、抱负乃至梦想,这些都无可厚非。“诗与远方”是个时髦的字眼儿,可是,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你的“诗与远方”仅是建立在别人的救助,即好吃懒做上,那么,无论打着多么动听的旗号,也藏不住身上的那个“小”。

可见,在“穷游”升温的时候,有必要弄清何谓“穷游”?首先,“穷游”不是“乞讨游”“乞丐游”,也不是“救助游”,它先要满足“能养活自己”这一条件。虽然“穷游”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至少,它应该包括积极向上、勤俭节约、克服困难、磨练意志等,如住便宜旅店,吃廉价食物、积极进取等,而非消极无为、畏难畏缩甚至懒惰成性——靠234次救助,怎么能与“穷游”搭界?

由此,需要警惕“穷游”泛滥诞生更多懒汉。有人说,“穷游”不该被异化为把自己“游穷”,可像孙先生这样的人,哪里是“把自己游穷”,他在开始旅游前就已“穷困潦倒”,只是想靠“蹭”救助来达到目的,说他有些自私甚至好吃懒做,都不显得不过分。对他的“穷游”行为,虽然无法过度干涉,却也该加以警觉。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