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的户外温度达到零下20多摄氏度,而海伦市永和乡经建村的一个农户家里却热气腾腾,村里的17个留守儿童在这里一起做作业,一起游戏。给这里带来温暖的不只是冬日的暖阳,滚热的火炕,还有陪伴他们的“大姐姐”,在黑龙江大学上大四的解连娜,她也是土生土长的经建村人。(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这种“乡伴童行”,是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期返乡期间,与留守儿童进行课外活动,陪伴自己家乡的留守儿童。此举不仅温暖了寒冬里的留守儿童,又开辟了引导和发挥志愿者作用的新思路。
对比起大学生到异地去支教或者扶贫,这些利用假期回到家乡帮助留守儿童的大学生,看似就便实现了报效家乡和志愿服务的理想,其实他们也有需要克服的困难。乡里乡亲,几代人的关系千丝万缕,回乡服务就需要处理好各种亲疏远近的关系;服务的好不好,不是一锤子买卖,一辈子低头不见抬头见,还有父母的脸面,这需要更强的责任心;同样是志愿服务,回到家乡做,就不会被视为一种壮举,这需要一种行善的淡定。
“乡伴童行”,初衷虽然是为了让关爱活动降低成本,把有限资金用在服务的硬件建设上,因为乡情而缩短服务双方沟通“破冰”的时间,提高服务效率,更可贵的是,志愿者的慈善从家乡做起,诠释了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真谛。
曾经有一对年轻夫妇在国外参与慈善活动十分活跃,却对国内父母少有关心,对困难亲戚不愿关照。曾经有人年轻时在单位是暖男,是“活雷锋”,但后来变成了不近人情的人。那些只能在外高调念经的人,他们通不过“乡伴童行”这么低的门槛,其行为不符合中国式逻辑,当然经不起时间检验。
笔者听说各地志愿者每年大幅增长,其原因是很多人在所在社区“被志愿者”了。这种表格“扩军”不妨看看黑龙江的隆冬“用兵”。要形成“随家公益”新风,需要官方创造条件,也要重申育儿从家里起步,从孝老爱亲做起。(易国祥)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