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恒情:花钱就能当主编,快别逗了
2018-01-03 09:00: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职称评价应摒弃从前“一刀切”的方式,提出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然而,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暗访发现,在久被诟病的“论文经济”视野之外,部分高校教师为评职称争相买图书专著“挂名”的风气逐渐兴盛。(1月2日《北京青年报》)

  为了满足职称评审条件,但是自己又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出专著,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如果只要花点钱,不用动脑筋出思路、出观点,甚至不用亲自动手写稿子,就能“挂名”担任对应专业著作的主编、副主编或者编委,同时还能达到评职称的目的,这无疑是一种“捷径”。况且,从投资学的角度看,花点钱就能评上职称,一年就能把花费的钱挣回来,还终身受益,的确很划算。

  正因此,围绕着图书专著的“挂名”,从内容代写、主编挂名,到代购代销,已经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在淘宝平台上,只要输入“专著挂名”等关键词,就会蹦出长达数十页的购买链接。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商家打出可出书挂名专著涉及医疗、教育、旅游、外国文学、经济学等数十个学科,要价从数千到数万不等,以“主编位”为例,最贵2.6万最便宜5500元。

  面对“挂名主编”形成的利益链条,公众不免生疑:不参与实际工作,只要肯出钱,稿子由编辑团队代笔,主编、副主编随便挑,这跟“造假”有啥区别?根据《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的权利,并不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可见,没有参与创作,就不是作者,如果挂名主编、编者和独著,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最为关键的是,在花钱就能“挂名主编”的语境下,对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是不公平的。如果花钱就能当主编,谁还会认认真真伏案写作?如果“挂名主编”也能顺利通过职称评审,谁还会苦心孤诣研究学术?更重要的是,一旦风气受到污染,首先腐蚀的就是年轻教师的成长环境,冲击的将是文化人的学术操守和道德堤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靠图书专著“挂名”换来的学术泡沫,只能是随风而逝的海市蜃楼,注定难以持久。唯有自觉自律、自尊自爱,拒绝不实之名、不义之利,恪守学术道德,才是学术创新的源头活水。

  花钱就能当主编,快别逗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丁恒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