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关于产能“过剩”的潜在担忧,一边是国内外车企热火朝天地抢滩布局——越来越多的市场信号显示,尽管面临一些市场争议,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在加速成长。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少见的产销差距。一些市场人士据此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产能过剩风险。(12月7日《经济参考报》)
像互联网经济一样,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我国可以“弯道超车”的领域。对此,国家从2009年开始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并从2010年开始提供财政补贴。在补贴及配套政策推动下,截至去年年末,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超过10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然而,政府补贴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带来负面影响,低水平盲目建设形成产能过剩即是其一。
虽然官方始终未公开承认是否存在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但从公开的数字看,“过剩”已基本形成共识。工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纯电动汽车产销均完成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6.3%和95.8%。如此高增长,使前三季度首次出现了“少见的产销差距”也就不足为奇了。10月17日,在国家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委联合组织召开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宣贯会上传来消息,政府正在着手排查新能源汽车产能,以确认是否存在过剩。
近两个月过去了,虽然还未有任何消息,但我国新能源汽车“扎堆”,已形成极大的造车风险,新一轮“洗牌”在所难免。就是说,新能源汽车“过剩”被坐实。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但相关技术门槛高、成本高,产业链稍显稚嫩,市场需求仍未彻底打开。因此,政策引导、政府补助、定期排查,恐怕仍将是维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手段。从“查骗补”再查“产能过剩”,对新能源汽车的新一轮调整呼之欲出。
而对原有政策最大的争议,一个是政府补贴,一个是行业准入门槛。补贴高,有利于激励从业者的热情,但催生了一批浑水摸鱼者。“骗补”被频繁曝光,已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大“短板”,拖了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的后腿。而准入门槛较低,虽然可调动造车的积极性,却也使一些心怀不轨者顺势混入“捞金”。这部分车企不顾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水平,反倒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障碍。
因此,对降低补贴或提高准入门槛的呼声一直很高。如果做出新一轮调整,应该在这两方面有所改变。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新一轮调整中,首先必须强调产品、电池等安全问题。其次是企业的售后服务质量。审核时,车企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市场竞争力、消费者满意度也必须成为审核内容。“宽进严出”是初始阶段鼓励从业者投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项激励政策,可到了现在,如果再搞“宽进严出”就不如“严进严出”,因为这不仅要着眼于国内,还要考虑国内车企未来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可见,新能源汽车“过剩”就是一个信号,说明盲目扩张的阶段当宣告停止,我国新能源汽车又到了一个重新调整的节点。如果只重视“量”的上涨,就有可能忽略“质”的进步,从而把所有资源都用在产能的扩张上,那么,我国新能源汽车就不仅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是创新乏力,竞争力不足了,非凡不能“弯道超车”,反而被越拉越远;长痛不如短痛。虽然中国的市场永远开放,本土品牌也不惧怕竞争,但必须“精耕细作”,练好内功,尤其是技术创新,如此才能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走向正轨。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