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形式主义要深入
2017-12-07 08:36: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评论员 肖畅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推动反“四风”工作向纵深发展。“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居首,由于当前形式主义变异、反弹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促使我们返本溯源,重新思考形式主义的本质,以及到底为什么要反“四风”。

近段时间,一些地区反映,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扶贫领域的一些做法,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据报道,内蒙古一旗县扶贫工作半年要评比5次,一次迎检花20万。考评检查,目的是让真实工作得到客观反映,便于监督和激励。但考评检查能不能简化,尤其是避免重复呢?譬如填表报数,是为了细化、准确梳理和总结工作,能够避免“表虚功”。但如果把表格当目的,能够直观测评的非要用材料替代,迎检单位的工作重心当然会偏移,所谓开展扶贫,是为了迎检的材料有更多素材而已。

反映频繁填表报数的单位,也不能说自己的工作就没有问题。一个企业要实现品牌化、标准化生产,日常管理就需要精细化,每一个工序都要纳入企业考核机制,确实很“繁琐”。政府工作的要求当然只会比企业更高,任何一个部门、岗位都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工作,落实贯彻、上传下达,都要“有案可查”,日常工作都要留存轨迹,这也是设计考评检查机制的初衷。如果日常工作都没有记录,等到迎评迎检的节骨眼去搞突击,当然就会疲于应付。这是检查考评工作中,“形式主义”所暴露的另一面。

八项规定提出要改进调查研究,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更勤,横幅、地毯少了,但走马观花、指手画脚的现象又显得突出了。形式主义的调研,不仅自己掌握了不了真实情况,也是给基层添麻烦。据报道,有的“被调研明星乡”一年500多批次领导来调研,苦不堪言。搞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领导工作方法,目的是为了掌握实情,使管理决策能够贴近实际。调查研究搞扎实,其实不容易,深入基层一线,深入问题实质,需要硬功夫。有的领导干部搞调研,提前打招呼,没了解情况就开始“指导工作”,像这样“与群众打成一片”,当然很轻松自在,归根结底是没有真心诚意的去改进工作方法。

形式主义,本质上是形式取代了内容。只反对形式主义的各种表现,难免就成为一种“形式主义”取代了另一种“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推向深入,最终是要明确什么是工作的最终目的,在追求内容实质下功夫,而非仅仅满足于工作表现。

同样的道理,不正之风,突出表现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是典型,但不是全部。通过抓住“四风”问题,正风肃纪能够形成纲举目张的效果,我们还应该清楚,“四风”背后还存在哪些潜在的、变异的形式。深入落实贯彻反“四风”,既应该明白哪些问题不能再犯,更应该清楚“反”的另一面,是为了建设怎样的优良作风,如何更好地积极作为。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