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成都春熙路街头,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佝偻着身躯,背上背着一个装满塑料瓶子的大大口袋,这一画面被人定格,照片流传网络,从此“口袋婆婆”成为蒋贵英的别名。现在,“口袋婆婆”年事已高,但她每天仍早出晚归,靠拾荒养活着包括瘫痪女儿在内的一家老小。(12月5日《北京晨报》)
子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是每一个老人心底最朴素的愿望和诉求。然而,“口袋婆婆”今年已经81岁高龄了,却还得每天早出晚归,靠拾荒养活着包括瘫痪女儿在内的一家老小。“口袋婆婆”的故事近日经媒体报道而引发关注,因为她的坚强也感动了无数的人。
的确,“口袋婆婆”实在太“坚强了”。从报道中不难看出,“口袋婆婆”的家境实在太艰难了:88岁的丈夫郑明知被肺病折磨多年;58岁的女儿郑淑兰,6岁时患脑膜炎,抽了脊髓,后来人就傻了;18岁高职辍学的外孙唐郑还没找到工作。正是“口袋婆婆”的早出晚归,硬是靠拾荒养活了一家老小。“口袋婆婆”的坚强,足以令每一个人为之动容。但是,面对“口袋婆婆”遭遇的一切,我们却不能止于同情和感动,除了感动还应有反思。
“口袋婆婆”一家的生活,充斥着贫困、绝望,看完不禁令人潸然泪下。但是,即使遭遇命运的种种不公,她们却还在苦苦挣扎。十余年来,“口袋婆婆”每天清晨6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出门捡垃圾。“瓶瓶8角一斤,纸板3角一斤,一天也就能挣几块钱。”而这,却是一家三口的米钱。可见,“口袋婆婆”一家的贫穷,不是因为自己懒惰、愚蠢、堕落,而是因为年老体弱、家人生病、家庭负担沉重。这样的老人,不正是最该被救助、需要充分救助的对象吗?
想起此前媒体报道的一则新闻,说的是在三河市爱民路路边,一对夫妇跪在地上,对着熙攘的行人一口一口地吃草。两个人身边立着的那张白纸糊的纸壳板上写出了二人吃草的原因——为患白血病的儿子筹钱治病。因为“吃草表演”,这对夫妇成为网红,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他们的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与“吃草表演”的这对夫妇相比,“口袋婆婆”始终是自己在苦苦挣扎,她的世界,似乎没有一个人可以指望。而媒体的报道,自然也让“口袋婆婆”受到了关注,不断有爱心人士给她们一家送去食物、药费、工作机会,以及生活的希望。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公益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力量太过微薄,难以解决她们一家长期需要的温饱、生存问题。而且,随着舆论视线的转移,公众可能又会将其遗忘。因此,社会求助不能总是靠舆论关注。对于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应该不用舆论关注也能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公平的救助平台,让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人都能得到系统性的、持续性的救助,而不是媒体报道了、舆论关注了,政府相关部门才开始动起来。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国为解决贫困群众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不过,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特别是要实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仍然需要继续努力。总之,一个有温度的社会不应让一位八旬老太在寒风中拾捡垃圾,这不是新时代该有的伤痛。
稿源:荆楚网
作者:丁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