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贫困 也要保护人格
2017-12-02 08:36: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评论员 秦孟婷

教育部日前印发紧急通知,要清理超过期限的学生资助公示信息,并全面清理和规范。

受资助本是件幸福的事,但隐私泄露、名誉受损等事时有发生,资助的方法、方式成为令人反思的问题。

受资助人的信息公开,是为了有效甄别资质,但公示哪些信息,以什么方式公示,有没有时间期限,这都要考虑周到。受资助并不矮人一截,人格依然是平等的,需要受到保护。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受资助人站在镜头跟前,作出相应的配合姿态,呈现令人不适的观感,想必受资助者的内心一定不好受。更有一些“暴力慈善”的事例,对受捐赠者构成了羞辱,也减损了慈善的光环。

公示也是为了监督,贫困学子信息应该公开,合理合法。比如国家的资助政策里,涉及一项项社会资助项目,为了管理好对学子的资助管理、助贷跟踪。每年都不乏受助生拿助学金奢侈消费的新闻,资助而没有管理和监督,便会产生不公,让更应受资助的学生没有得到帮助。但这并不是说,配合监督就不应受到人格权的保护与尊重。

很多招聘公示、课题招标公示中,公示也是常见的流程,只不过,通常没有“底朝天”式的袒露,只要能保证信息够用、能用即可。参照常规公示,反观贫困资助公示,它应该在公示方式没有更多的特殊。

因为得到人格权的保护与尊重,大大方方地展示贫困,也就并不是羞耻的事。但如果贫困生隐私的过分暴露,就使好事变成尴尬的事,“贫困”似乎就成了令人蒙羞的事。高校资助本就属于教育范畴的问题,更应该“润物细无声”,讲究方法。

社会需要慈善和保障,也需要尊重人格,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的心态健康昂扬。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