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换头手术”成功,并非毫无意义
2017-11-22 11:00:00 来源:荆楚网

  11月17日,意大利神经学家塞尔焦·卡纳韦罗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已经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而手术地点正是中国。卡纳韦罗说,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任晓平教授参与指导了这次手术。11月19日,记者赶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向任晓平教授求证。他说,这次“换头手术”确实成功了。

  (11月21日《新闻晨报》)

  “换头手术”成功了,而且是在中国成功的。这个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热议。网络上的各种声音纷乱:有的说,“换头手术”成功,是不是意味着有钱人在出了车祸、重病之后,就能保留自己的头颅,借用他人的躯体存活?有人说,从伦理上来说,这个人究竟是谁?是躯体本人,还是头颅本人?

  确实,从“换头手术”本身来说,问题不少,主要是伦理方面的。比如,“活着的头颅”安放在“活着的躯体”上,这个“新的人”究竟是谁,他该叫什么名字?他该到哪一个家庭去生活?如果是到“活着的躯体”者的家庭去生活,家人能够接受“一张陌生的脸”吗?看着自己亲人的躯体,看着他人“活着的头颅”,该如何面对?如果是到“活着的头颅”者的家庭去生活,显然也存在问题,妻子或者是丈夫能够接受“别人陌生的身体”吗?

  也因此有人给出了答案:无论“换头手术”有多成功,都不值得叫好,这样的手术不能推广,不能实施,毫无意义。中国的医院和医生要耐得住寂寞,不该参与这类国际上哗众取宠的所谓研究。

  “换头手术”的成功并非毫无意义。更应该宽容科学研究的美好初心。如果放在几百年前,“换心”、“换肺”、“换肾”都应该是当时人们难以接受的,也会存在伦理考量。但是,这样的手术在新时代造福了更多的患者。“换头手术”也是一样的,尽管眼下存在伦理道德质疑,可是应该宽容“先研究起来”。何况,这次“换头手术”充分考量了道德伦理问题,只是借用“死亡的躯体”和“死亡的头颅”进行的一次科研尝试。

  “换头手术”更大的意义在于医学的精尖发展。这个手术科研人员做了原创性、始发性的研究。有人认为这会是医学领域上的一块里程碑。比如中枢神经再生,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突破的障碍,这方面研究全世界一直停滞不前。人类医学史上头移植史无前例。手术要解决如何解剖、各个组织如何修复重建、怎么做才能保证术后功能得到最大恢复等一系列问题。说到底“换头手术”的实践成果完全可以运用到普通手术上,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新事物都会有争议,有争议才会有完善。请理性看待“换头手术”成功的意义。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