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缙:披上“隐私面单”的贫困资助温情脉脉
2017-11-22 09:00:00 来源:荆楚网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有媒体报道个别省份和高校在公示受助学生信息时,含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为保证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落细,防止资助过程中泄露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向全体学生资助工作者发出预警: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资助工作者要“拧紧这根弦”。(11月21日 中国新闻网)

  教育部要求,对学生进行资助,不能泄露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严禁公示“个人敏感信息”。尊重和保护学生个人隐私,是一种细致入微的关爱方式,对学生而言,接受资助时,披上了“隐私面单”,可以感受到资助背后的温情脉脉。

  很多人进入大学校园都非常开心,意味着人生开启了新征程,在更广阔的地方去学习知识、汲取养分。然而,对贫困生而言,进入大学校园时除了开心外,还面临诸多难题,高昂的学费和必不可少的生活费,就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如今,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对贫困生的补助项目越来越多,绿色通道、补贴补助成为了贫困生度过经济难关的帮手。但是,对一些敏感、腼腆的贫困生而言,通过各种公开场合去争取绿色通道,获得救济,是一件不愿意做的事情。在他们眼里,贫困本身就不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在大庭广众之下,诉说自己家里有多穷,自己多么需要国家的救助和学校的救济,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

  过去,很多学校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觉得给予贫困生资助,那是在做好事,值得宣传和炫耀。进而,各种公开PK、网络公示、投票评议搞得不亦乐乎,在大家狂欢的背后,却忽视了贫困生本就敏感脆弱的神经。不过,在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中,很多高校开始顾忌贫困生“面子”,努力将补助、资助做的更温情些。诸如郑州大学对学生使用“一卡通”在校内消费的情况进行统计,通过消费情况找到那些不愿表露家庭困难情况的学生,每月“悄悄地”为他们的“一卡通”里打入餐费补助,这种方式便蕴含了浓浓的温情。

  如今,教育部提出,在评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在公示学生受助情况时,不能涉及学生个人及家庭隐私;在宣传学生励志典型时,应征得学生本人同意;在发放资助物品时,鼓励采用隐性资助方式。给学生资助披上“隐私面单”,此举便是对过去不太“走心”的资助方式进行纠偏,意在让更多的贫困学子在接受资助时,不必忍受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不必因为贫困而感到自卑。“隐私面单”的资助方式,让贫困学子感受到温情脉脉。

  稿源:荆楚网

  作者:梅子缙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