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要比的是百姓心
2017-11-22 08:36: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于泽

有媒体近日报道儿童白血病救命药巯嘌呤片全国缺货一两年,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将心比心”“特事特办”,切实缓解患儿家庭的“用药之痛”。昨日传来消息,浙江某药企已恢复生产供应。事件的转折来得很快。

药品恢复供应,自然是大量白血病患儿家庭的福音。但是这样一件事后看来并不难的事,总理批示前后情形迥异,已经引发舆论强烈质疑:如果可办,应该早把它办掉。

药品短缺通常是因为用量少、价格低廉,企业没有足够生产积极性。我国药品放开行政定价,通过市场定价、政府购买的形式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但定价机制不能决定企业生产什么药。企业不是不具备生产能力,只是对没有利润的药品没有生产积极性。药品虽然有市场供给,但属于特殊商品,这就需要通过政府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协调、引导企业供应相应的药品,以解患者燃眉之急。

“将心比心”,就是用同情心和同理心对待那些患者家庭,对他们的困境作出及时反应。我国不是没有短缺药品检测预警体系,譬如至少今年6月以前就监测到了巯嘌呤的短缺风险预警,今年8月明确将巯嘌呤列入短缺药品名单,并立即开展了相关信息核查。这就是说,早就知道巯嘌呤短缺,预警与信息核查后,并没有做得更多。

医疗保障工作是一个复杂工程,医改更是在攻克一道世界级难题。但一个短缺药品,在总理做出批示后很快有了回应,说明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很难找到解决办法。据介绍,“通过开展短缺药品基础信息调查核实并推进分类解决”,近段时间通过“市场撮合”,已经解决了监测到的130多个药品中大部分品种短缺的问题。这更足以说明,真正想解决问题,药品短缺也不会是个顽疾。

“将心比心”,更重要的是及时。巯嘌呤片对于白血病儿童是救命药,保障供应等不起。最近几年,某些救命药、廉价药短缺的消息不时传来。市场上并无替代品,患者又每天离不开它。以中国之大,如果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买不到,后果不堪设想。

一种救命药的短缺,不能等待总理批示才得以解决。市场上存在药品短缺,有些人马上追溯到药品利润低或者药品招标制度有缺陷,这当然是重要原因。但不管怎样,还是要想办法及时解决问题。巯嘌呤片2015年就开始短缺,现在还在“调查核实信息”,这就说不过去。

管理是崇尚效率的,现在人民群众对公共管理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公共管理的“时效性”越来越突出。政府是服务人民的服务者,办事不容许有按我的节奏来的想法。将心比心,就是在服务上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而不是等批示来了才急,才有办法。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