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人民法院一份裁判文书近日成了“另类网红”,原因令人啼笑皆非。这份裁判文书只有一页纸,却出现7处书写差错,包括地名、姓名、性别等。记者12日从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经调查核实,裁判文书严重差错问题属实,此案审判长李洪涛、对裁判文书负有校对责任的滕继延均被处分。(11月13日 新华网)
裁判文书因其严肃性和权威性,而备受公众关注。一份连地名、姓名、性别等简单事项都要写错的“七错裁判文书”,着实让人感觉错得离谱,实属荒谬,是“作风病”之祸,更是法治之痛。而今,涉案相关人员受到处分,既是告诫更高悬了处罚的利剑,拉响了加强监管的警报。
纵观这份奇葩裁判文书的“起火点”,源于网民曝光,加之网络助燃,网友围观的炽热,迅速点燃了这场舆论的“大火”,吸引了纪检监察部门的“介入”。而最终“七错法官”也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看似一场“网络问政”的胜利背后,却透露出太多的隐忧。
近来,涉事单位东安县法院可谓是“异类网红”,从法官醉卧法庭导致休庭,严重毁坏法官形象,社会影响恶劣。到“七错裁判文书”,毁坏法律文书的权威性,让法治建设蒙羞。身为一个现代法治的“代表”东安县法院,一而再出现严重的作风问题,是法官犯错成了习惯?还是管理松懈在纵容?而究其根本,还是思想上出了问题,管理上出了漏洞,监管走过场才让一个县级法院沦为了“事故高发现场”。
“七错裁判文书”不是个“黑色幽默”,不能一笑而过,更不能一罚了之,值得每一位领导干部高度反思反省,自查自纠,引以为戒。基层法院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建设好基层法院人员这支队伍更是重点之重。不断加强基层法院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坚定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是基础。强化管理考核的力度,加大法官的考核力度,让群众满意成为考评法官是否称职的唯一标准,才能真正给法官们戴上“紧箍咒”。加大案件公开公示力度,拓宽监管的平台,以公开促公正,构建阳光司法机制,才能构建监管的“天网地网”。而唯有加大问责的力度,高扬处罚的利剑,对一切有毁法院形象,有毁群众利益的行为,从严从重从速严管重罚,一票否决,才能真正让“七错裁判文书”永远成为“昨日传说”。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鸣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