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从广东省旅游局来到定点帮扶的清远市清新区三坑镇安庆村,担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得和村民站在一起,用心谋划、用情交流、用力扶持,才能让美丽乡村重回身边。(11月7日,人民日报)
十九大报告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是我党为全国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更是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回望过去这五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但面对成绩,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冷静。2017年已近尾声,距离2020年这个“红线”越来越近,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然不多。而脱贫攻坚战也进入最后关头,留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时间紧、任务重,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必须攀越的高山险峰。
党员干部去扶贫,关键要走心。无论是送了慰问品就走的走马观花,还是装个样子的唠嗑家常,都是人到心不到的表现。这种不真心实意的“扶贫攻坚”不但对帮助群众摆脱贫困无益,更对党员干部拉近干群关系,倾听老百姓心声有害。
党员干部去扶贫,应该“贴心”意识常相伴。党员干部应当自觉成为好政策、好制度的“传声筒”“宣讲员”,主动到群众中去说一说、讲一讲,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但是动作有了,还得有正确的说话技巧。对着老百姓,党员干部就应该说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的话。绝不能端着官架子,吊着书袋子,讲些自己说起来都佶屈聱牙,别人听起来云里雾里的艰涩词汇。更不能把通俗曲解为低俗,把严肃的政策宣传解读变的一地鸡毛,俗不可耐。
党员干部去扶贫,应该“耐心”意识常相伴。党员干部去基层精准扶贫,面对的是教育背景、个人需求和生活水准参差不齐的各色群众。应带着眼睛看,带着耳朵听,带着脑子想,带着嘴巴问,了解群众真正的需求,倾听群众真正的心声。精准扶贫工作不是一条坦途,不会一蹴而就,面对困难挫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烫手山芋”,党员干部更应勇于担当,满怀耐心,多听、多想、多做,走好各项民生福政的“最后一公里”。
党员干部去扶贫,更应“虚心”意识常相伴。“三人行必有我师”,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党员干部去基层精准扶贫,不但要捎上爱心,送上关心,更要带上虚心,甘当“小学生”。要真诚的拜群众为老师,虚心向他们请教,集中集体智慧,不断完善自己处理基层事务和干群关系的方法,不断从实践中挖掘脱贫致富的“金点子”。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锻炼,把自己变成面面俱到、事事妥帖的“多面手”,避免事到临头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窘境。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任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