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
京郊的篱苑书屋,被美国一家网站誉为“中国地区唯一上榜的‘世界最美图书馆’”。近日,篱苑书屋被曝充斥大量盗版书,引发网络热议。对此,篱苑书屋回应表示道歉。
篱苑书屋以其公益性,被评为“世界最美图书馆”。但充斥着盗版书的图书馆,甚至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图书馆。两者之间形成的极大反差,引来舆论关注。实际上,篱苑书屋只是贫瘠的乡间文化的一个缩影。
在现实中,有着篱苑书屋这么大名气的并不多,但像篱苑书屋一样的准图书馆,其实并不少。近年来,为了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广袤乡村建起了很多“农家书屋”。这些“农家书屋”大多具有公益性,有的政府出了一部分资金,有的完全由热心人士捐建,很多城市很多单位,都曾经组织过捐献图书活动。
与篱苑书屋一样,“农家书屋”的书,大多是捐献而来的。既然是捐赠,那就难免良莠不齐,如果没有一套明确制度,不明确专人管理,很有可能出现篱苑书屋现在碰到的盗版尴尬。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很多“农家书屋”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仅存在重建不重管的现象,有些“农家书屋”甚至只是在成立时、有领导检查时开一下,平时“关门大吉”。
“农家书屋”的问题,也不是个别问题。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农民对于公共文化有着庞大需求,这种需求也越来越被重视。可是,由于文化投入长期存在的城乡“剪刀差”,政府也因为财力问题不能做到完全托底,于是乡间文化引入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特别是公益力量。这本来是好事,但很多乡间文化只重视了“第一公里”,忽视经常性运营的问题;有的甚至存在着先天不足,根本不具有经常性运营的条件。
由此不难看到,“最美图书馆”是乡间文化的一个缩影。其存在表明,相对于过去,现在乡间文化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对困难考虑不足,缺乏长期投入和持续热情,很多乡间文化不仅有着种种扭曲,有的甚至成为了“摆设”。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引起重视。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