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华
一本书,九十六枚徽章,八十八个故事,二十一位市民抒写,众筹自费出版——这便是《徽章上的武汉》的全部(本报9月18日报道)。历时十余年曲折而成,又有几多心血付之艰辛?
武汉乃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文化遗存大城,家底丰厚,有说不完的故事潜藏民间,单靠学院派著书立说,力有不逮并有所局限,而市民抒写为之开掘和丰富,显得十分可贵。
就《徽章上的武汉》而言,从辛亥革命写到武汉解放,内容形式都别开生面,放到全国城市文化传承视域,恐怕也是创新之举。它首先得益于收藏家万学工提供的老徽章,再有一众市民八仙过海,深入挖掘徽章背后的历史线索和细节,使之具有独特价值,至少表现为三:一是“可证”,以物证史,让实物自身含有的历史信息发声,印证史料或订正传闻,富有说服力;二是“可感”,远去的岁月触摸在手,无论风云或风月,都有物化的载体呈现,生动具体,富有亲和力;三是“可赏”,作为工艺品的徽章,折射了不同年代的文化品位和趣味,玩赏之间产生新的阅读体验,富有感染力。凭着朴实的草根本色,它更容易走入民间,为市民喜闻乐见、感同身受,于亲切轻松之中获取对武汉的文化认同。
武汉民间藏龙卧虎,有一批“城市文化发烧友”。每有盛事,他们的身影就闪现在论坛、展厅、书坊、街头,贡献自己的见解、藏品、著作,为城市文化传承一波波造势。他们生怕城市文化失去热度,没有热度也想方设法营造热度,不遗余力拾遗补缺。如今年是民众乐园开园100周年,他们用扑克牌再现名园旧影;是中山大道诞生110周年,他们众筹出版《大路朝天》记载老街沧桑;是长江大桥通车60周年,他们发起众多“桥桥”与之合影庆生。更多时候,他们则在专注冷门,四处拾荒,在故纸堆和瓦砾堆寻根,不忍有一丁点流失。
民间力量的种种“抒写”,对城市文化传承功德无量,应当高度重视,视为城市的财富。他们有奉献精神,有文化积累,有专业眼光,有人脉资源,有运作能力,在各自领域建树颇丰,其佼佼者可称大家。他们钟情城市文化传承,远远不只是热忱,而是怀有义不容辞的使命感,当作自己人生价值所系。相比之下,社会尚未充分认识这个群体的价值,他们的触觉伸向四面八方,大有活力和潜力,却处于自发状态,难有用武之地,急需整合到城市文化传承的建构版图之中。
由此看来,“市民抒写”不仅显得十分可贵,也显得十分迫切。上海、南京、苏州一些城市,较早注重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通过建立基金、出版丛书、编制课题、组织合作等提供支持。像《上海文学》这样的纯文学杂志,也先后推出“上海辞典”“城市地图”“日常生活中的历史”等专栏,发动作家关注城市记忆,更向普通市民开放园地。参照之下,我们的行政部门、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学术、文学、出版机构,该做、可做、能做的事情很多,需要机制逐步完善,更需要一件一件马上就做。
这本《徽章上的武汉》,称得上热心市民献给武汉的一枚新徽章。那么,我们是否也应当奖励他们一枚徽章?那就是滋养更多的“市民抒写”,为之提供引领和后援,我们城市文化的传承必将衍生更多更美的篇章。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