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制造食品谣言者是对所有人的警示
2017-08-17 09:01:00 来源: 长江网

在网络上发布“临沂蜜桃喷洒防腐剂”的虚假视频,造成当地蜜桃价格剧烈波动,桃农损失严重,引起了严重社会影响。8月12日,山东省蒙阴县检察院以涉嫌损害商品声誉罪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王传国作出批准逮捕决定。(8月16日《检察日报》)

应该说,检察院以涉嫌损害商品声誉罪依法对王传国实施逮捕,这对嫌疑人来说是罪有应得。他的不实信息,不仅给当地桃农造成了严重损失,还在社会上引起了恐慌。一种食品,从生产到加工再到人们的嘴里,其过程漫长,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一个食品的品牌想要立足,成为较为知名,甚至变为家喻户晓的品牌,这背后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可是,如果有人造一个谣,就会使该食品品牌的声誉一落千丈,一蹶不振,那将令人多么遗憾和恼怒!

如今是网络时代,自媒体发达,其中的信息却也真假难辨,稍不留意,就会被误导。犯罪嫌疑人王传国仅是一名货车司机,他并没有多少食品安全知识。报道中,也并未提及他犯罪的动机,但他偷拍的那4段小视频,显然与事实不符。也许,当他看到桃农往成筐的蜜桃上喷水降温后,就不假思索地自以为那是在喷“防腐剂”。如此不加分辨和证实,就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且“这些视频在互联网上被大量点击浏览和转发,仅在一个账号上就被播放25万余次”。

山东是我国桃子的主产区,而“临沂市蜜桃种植面积共100万余亩,蒙阴县占到65万余亩,很多乡镇几乎家家只种桃”。由于嫌疑人王传国发布的虚假视频在网络上迅速发酵,给临沂蜜桃特别是蒙阴蜜桃带来了极坏影响,导致蒙阴蜜桃大量滞销,桃农经济损失严重。这破坏生产、影响百姓福祉的恶劣之事,当然要严厉打击。而即便如此,损失已经造成,要想挽回损失,那需要桃农们多少辛苦的付出啊!

无独有偶,去年,“山东的无籽葡萄打了避孕药”的谣言,也曾在网络微信朋友圈里蔓延。视频里,一位正在卖葡萄的中年人说了这么一段话:现在的无核葡萄都是沾了避孕药,才变成无核的,吃完对孩子不好,绝育。就这么短短的一个40多秒的视频,几天被刷爆了朋友圈,很多看了视频的人,深信不疑,连葡萄都不敢吃了。对此,专家辟谣称,避孕药是给人用的激素,对植物没有任何作用,这样的传闻真是子虚乌有。农民劳累一年的收获,就让无耻谣言轻松葬送掉了,这既令人伤心,又使人愤怒。

食品安全谣言泛滥,大致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公众的科学素养不高,容易轻信,让谣言有了可乘之机。对未知领域的传言,一般人常选择简单相信而非深入探究,缺乏对事实的基本判断。二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快、范围广,宽松和宽容,使一人网友不假思索、不负责任地任意转帖,成为谣言的传播机。三是有人不辨真伪、不做核实,急于传播,责任缺失,成了谣言的放大器。这些传谣行为,应引起高度警觉。

人心本该向善,对刻意造谣者,就该给予严厉打击。王传国涉嫌损害商品声誉罪依法被逮捕,是对所有人的警示。在不经证实的情况下,就把不实信息发布于网络,这样的事是不是不少人也或多或少地干过?人在做事时应有个底线,越过底线,不仅自己失德,甚至违法。法治社会,任何行为都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制造、传播谣言,危害性极大,对王传国们来说,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然,仅靠逮捕和惩罚食品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还显得不够。要想较少甚至杜绝食品谣言,一方面需要普及食品安全法,以及相关的食品安全常识。而另一方面,还要在监管上加大力气,即把食品安全的“纸面”规定变成“严法”执行。

  作者:刘天放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