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端端:深改,开启中国巨轮“新长征”
2017-07-18 10:00: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伟大的改革,非凡的历程。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一集《时代之问》对三年深改时间轴进行全景展示,场面宏大、气势磅礴,丝毫不亚于“电影大片”。这三年,中国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实现了换挡调速、平稳前行;这三年,是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坚实基础,交出了不俗答卷,令世界瞩目。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鲜明的时代感,总是在与历史的对照中油然而生。60多年前,嘲笑中国共产党“泥腿子”在经济上“只能是零分”的西方,如今谈论最多的是期待“一带一路”豪华盛宴;30多年前,安徽小岗村村民冒险按下“大包干”的手印,却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如今“中国奇迹”“中国速度”正一幕幕上演。3年前,海外舆论对中国确立的几百项改革“深表怀疑”,如今他们却发出了“环顾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当今中国这样以一种说到做到、只争朝夕的方式推进改革”的感叹。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决策、大手笔、大布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正凝聚着前所未有的力量,进行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美好愿景正从梦想照进现实。

  恩格斯曾断言,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样的变化和改革,归根到底,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制度更适应中国国情、更符合人民期盼。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既不是“再版”,也不是其他国家的“翻版”,在往哪改的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改革之路,凡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就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让道路与时俱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事实上,深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改革会是一片坦途。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涉及的矛盾就越深,所遇到的阻力也将越大,利益格局越来越难撼动,深改脚步面临新“躲不开也绕不过”的重重羁绊。一些地方和部门改革久推不动,事业发展“涛声依旧”,群众办事更是常常遭遇“软钉子”“中梗阻”;一些地方改革犹如“冰上开车”,对中央政策选择性执行,抓着所谓“实权”不放,甚至以各种借口拖延、阻碍改革;一些干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对改革困境阳奉阴违,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推进项目落地拖泥带水,遇到问题打哈哈、绕着走,这样的“慢改革”“假改革”“不会改”不仅空耗内损,贻误发展时机,更严重影响党委政府形象。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改革就只能是死路一条,延缓、迟滞改革将会坐失难得机遇。我们别无选择,更没有退路,只能勇往向前。贺龙说:“伟大的事业等待我们,每个同志都要有事业精神,不要只看见眼前的事情,而要有黄河之水那样的伟大气魄。”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风险挑战,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既是在考验决策时迎难而上的勇气,也是在检验执行中攻坚克难的智慧。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现代化,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大胆解放思想,敢于触动“奶酪”,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革故鼎新的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加大力度,一鼓作气、戮力同行,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邓小平同志说,“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深改,开启了中国巨轮的“新长征”,这三年,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勾勒了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主要领域改革框架,不断丰富着治国理政的路径,为深改航程装上动力引擎。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落实这一战略构想恰逢其时。行动最有说服力,改革潮流激荡向前,奋发进取是永恒的正能量。党员干部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在改革大业面前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全面深化改革就一定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伟大时代正向我们招手,再创历史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追思改革前辈,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只有不断探索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开放,勇往直前,中国航船才能乘风破浪扬帆行远,才能不断续写壮丽华章。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郑端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