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予:城中村改造成鱼塘“愚”了谁?
2017-07-15 11:00: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近日,被搁置8年的下马村城中村改造项目重新启动。据了解,该项目于2009年9月动工,正值昆明轰轰烈烈“去城中村”的时代,但由于资金、拆迁等问题一直停滞不前。荒废的工地上,地势较高的地方被民众用来种植蔬菜,积水较深的工地变成天然鱼塘。7月13日,项目中的部分拆除工作已经开始。(7月14日中国新闻网)

  “城中村”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而言,它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毋庸置疑,城中村改造工程是民心工程、幸福工程,理应受到群众的最大支持、信任和关注,同时也是地方政府为民服务公信力的再现。为此,报道中的城中村改造因资金、拆迁等问题一直停滞不前,最后成为鱼塘,着实令人嘘唏不已。

  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诚然,城中村的改造建设是群众利益的一次大的调整,势必造成各种矛盾的冲突。如何建立和健全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协调机制,实则是考验各相关部门和城区、施工单位间协调与沟通能力。其实,要让群众明白“为什么要改造”的道理,才能取得群众最大的信任。而且,既然是改造,相应的资金链接不能脱节。如过渡安置费是多少?能不能按时按量发放?什么时候能够建好回迁安置房?怎么建?由谁建?会不会出现烂尾工程?质量如何保障……都应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水较深的工地变成天然鱼塘,可以看出荒芜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或许,作为城市的一块“夹缝地”城中村,因独特的地位和现象,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口杂乱、城市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太差、土地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宅基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相互交织等等如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痼疾”。可问题是,“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如果改造一半再烂尾,又何以看到为民的用真心、见真章。

  民生无小事。民生不能成为谋求政绩的幌子,最见不得“拍脑袋”决策,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良心活,一点一滴做实事。回到文中,城中村改造成鱼塘“愚”了谁?在值得厘清的同时,解决现有现状才尤为关键。实施改造,固然可赞,不妨以政府统筹协调,引入多方资金,让村民有序参与建设,实现多方互惠共赢;不妨有序引导村民参与“城中村”改造附属工程建设,变村民的被动拆迁为村民的主动建设,丰富村民参加“城中村”建设形式,让广大村民在主动建设中真正感受到“城中村”建设的意义;不妨畅通村民诉求表达渠道,有疏有堵,正确对待村民的合理诉求,推动城改工作顺利进行。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跟着“改造”走,紧抓住“民”的手。笔者以为,被搁置8年的村城中村改造项目重新启动,终归是一件好事。相信,只要能念好“拆”字诀,能拆出公平正义,能拆出发展空间,就能顺应时代发展规律,让所有民众搭乘“城中村”改造东风,实现改造“华丽转身”,把民生项目的含金量真正转变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度。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鱼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