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把长江经济带建成江清水绵的示范带
2017-07-09 17:00: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7月6日,“共舞长江经济带——探访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生态发展之路”网络主题活动媒体团来到黄石,参观黄石规划馆,探秘这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黄石是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长达77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从城区蜿蜒而过。(7月7日《湖北日报》)

  其实,黄石仅是“共舞长江经济带——探访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生态发展之路”的一座代表城市而已。网络主题活动还在湖北、四川、湖南、安徽、江苏等省的沿长江经济带城市参观体验。而每到一地,都给网络主题活动媒体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让其感受到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速度,还令其体会到协同发展的沿江各城市在生态上取得的可喜进步。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是一个庞大的战略系统工程,已步入全国统筹发展的格局中。这一经济带涵盖了十一个省市,辐射范围广、规模大、体量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地都在努力把这一辐射效应扩展到最大,以搭上“黄金水道”快车,充分利用协同发展之便利带动本地区发展。而湖北,就是经济带上一颗闪光耀眼的明珠。

  自《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以来,湖北肩挑长江经济带两端,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龙腰”。

  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湖北充分发挥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作用,以武汉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带动作用,建设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优化提升武汉城市圈辐射带动功能,在现代基础设施建设,航道和湖泊治理,以及优化沿岸城镇化、培育沿江地带城市群,促进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分工、城市互动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在沿江污染治理、转型发展资源型城市上的进步,更是有目共睹。

  诚如报道中提到的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黄石,这座有着长达77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的古城,在转型中起步艰难。黄石的冶炼厂、钢铁厂林立,历史欠账多,这就使其资源枯竭后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然而,黄石在困难面前并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出击,关闭、拆除、转产了污染企业、码头、泊位,从而一举甩掉了“光灰城市”的帽子。如今,黄石不仅有了矿区改造的国家示范区,还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成功列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在做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黄石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现代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智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替代产业,就连现代服务业也自成体系。

  而黄石仅是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生态发展上的一个缩影。就像其他做得好的省市一样,湖北对沿江资源城市的转型,确实下了苦功夫。而要想做到协同发展,首先就不能拖其他协同发展省市的后腿,湖北做到了打铁自身硬。在国务院的《意见》中,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建设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三角形、放射状”城际交通网络。武汉、长沙、南昌将形成“三角形、放射状”城际交通网。经济区的定位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而这一东中西互动的发展带,要想做到真正协同发展,就必须按照《要求》中提出的必须切实保护和利用好长江水资源,严格控制和治理长江水污染,妥善处理江河湖泊关系,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强化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长江岸线有序开发。也就是说,必须把区域协同的“生态”发展首先做好,这也是本次“共舞长江经济带——探访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生态发展之路”网络主题活动媒体团真正想要体验的。令人欣慰的是,以湖北为代表的“龙腰”省,以黄石为代表的湖北沿岸资源转型城市,以及四川泸州、湖南岳阳、安徽合肥、江苏太仓等省市,都在各自的环保治理、生态升级,以及转型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

  当然,既要看到成绩,也要反思不足。只有生态环境变好了,协同发展才能真正成为可能,尤其是对长江经济带这一广阔地域来说,就更是如此。由此,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都应高起点、严要求,把经济带建成江清水绵的生态示范带作为最终目标,如此才能不负众望,使长江经济带的协同发展迈向纵深。

  来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天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