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一辆“扶贫工作专用单车”停在青平镇水竹村一贫困户家门口,骑着它来的驻村干部正在了解贫困户的生活情况。(7月8日《四川日报》)
今年3月,为方便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拉近驻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乐山市市中区为贫困村驻村工作组,统一配发了“扶贫工作专用单车”。驻村干部纷纷骑着单车进村入户,听民声、解民困、助力脱贫攻坚。驻村干部所驻农村属于贫困地区,群众大多比较贫困,让帮扶干部骑单车走村入户,深入群众,访贫问苦,这样的接地气之举,值得倡导。
领导干部走基层,能否取得实效,关键看是不是“走心”,是不是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得到群众的认可。曾经一段时间,一些领导干部在走基层的时候,很不注意方式方法,被基层群众讽为“一溜烟来,一溜烟走”“围着村子转转,隔着玻璃看看”……干部如此不接地气地走基层,是很难让基层群众敞开心扉,和干部交心换心的,这样有名无实的走基层,实效恐怕不会让人满意。
“干部放下官架子,戴上草帽子,我们也愿意掏出心窝子。”仔细想一想,这句话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个扶贫干部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油亮亮的,坐着小车到贫困地区去,如果一开口,再是满嘴的普通话,这样的干部,立马就让群众有了距离感,你即使想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贫困地区群众交心谈心,以心换心,恐怕都很难如你所愿,因为老百姓不会买你的账。因此让驻村干部脱下西服,皮鞋,换上休闲服,运动鞋,骑着单车,走村入户,用群众熟悉的乡音和他们唠唠家常,干群之间的距离很容易拉近了。
“小车一到,距离就远了;自行车一来,距离就近了!”乡亲们要的就是干部走到群众中来。驻村干部的主要职责是帮扶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的,他们和贫困户群众之间的距离,直接决定了帮扶的效果。驻村干部骑着单车走村入户,看到群众刹一脚,主动下来和群众唠唠家常;看到群众有困难,主动下车帮一下,这样干部自然和群众关系就近了,这时他们再去帮扶贫困户群众,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驻村干部由小汽车换为单车,看似一件小事情,但这凸显的是干部作风的大问题。这样的小改变,让驻村干部更接地气,更贴近贫困户群众,从而有助于扶贫攻坚工作,值得肯定。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