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腐败之所以滋生,缘于干部心生邪念、心存侥幸、信仰迷失、“三观”扭曲,也缘于他律缺位,监管制度虚设,选人用人方面存在不正之风。长期以来,不少地方选人用人缺乏大局意识和原则立场,局限于各自各线,在考核、考察干部时停留于表面,止于文字材料,对干部工作相关信息了解和掌握不全面、不准确,形成了“模糊地带”,让带病干部有机可趁,导致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利益输送,污染了政治风气,破坏了政治生态。用人机制制度的不完善,先人用人之风难拔正,唯织密制度网,才能防“带病提拔”,才能净化干部队伍,才能推动“能上能下”,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匡正用人导向重在织密制度网。制度治党,必依制度选人用人,必健全和完善制度。新时期,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央和地方各级修订和完善了系列选人用人办法,推动了干部管理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深入推进,关于干部选用的制度更加严密。特别是针对一些地方和领域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严禁干部“带病提拔”的办法和规定;实行更加严密的个人事项报告制度,不断补足制度短板;对拟提拔干部实行严格的“四项审查”,对干部职数“凡提必审”、干部档案“凡提必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纪检监察机关关于考察对象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意见“凡提必听”,将监督关口前置,同时加强事中监督,坚决挡住“带病”干部,剔除不合格干部,始终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大数据考核”让带病干部无机可趁。考核、考察干部是一件政治性极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高度程序化的工作,不但工作量很大,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信息的核实、审查。显然,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如果仍然遵循过去纯人工式的分析和甄别,则难免不出错。科学利用大数据手段,将选人用人各项要求量化和数据化,并建立干部管理数字化系统,将各项干部评价、考察指标录入系统中,实现科学精准识人,有利于准确、及时的筛查出“带病干部”,选出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实现选人用人全过程监督。
作者:伍文胥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