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陕西榆林市米脂县扶贫办4名官员因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不力被免职。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工作管理,榆林市针对扶贫工作再出新措施。据榆林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文件,将对全市参与扶贫工作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实行GPS定位管理,主要确认驻村干部是否按照规定驻村。(6月30日《新京报》)
干部驻村是 “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贫困地区被广泛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何对驻村干部进行精准管理,特别是对驻村干部驻村到位情况进行精准考察,是驻村干部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通常采用签到制,但有时会出现个别驻村干部签到不准情况。为了准确知道驻村干部实际情况,榆林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很聪明,利用GPS现代高科技对驻村干部精准进行定位,强化对驻村干部的管理,比签到制更准确。但我不急于为其点赞,因为我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
一是GPS定位驻村干部的意义何在?GPS定位驻村干部的意义决定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文件来看,就是“为了加强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的管理,规范驻村干部签到制度,推进驻村联户扶贫工作责任落实”。规范驻村干部签到制度有多渠道,如采用指纹打卡机是通用的做法,也能加强驻村干部签到管理,为什么非得搞一个GPS定位来加强?GPS定位个人是非常敏感的话题,用GPS定位驻村干部前所未闻,从这一角度来看,GPS定位驻村干部并非是最佳的选择!
二是GPS定位驻村干部能“推进驻村联户扶贫工作责任落实”吗?答案是能也不能。能是驻村干部有责任心,一心一意帮助扶贫,将其工作责任完全落实。不能是驻村干部 “人在曹营心在汉”,即使定位他在所在村,如果其没有积极性,对精准扶贫不上心,对工作对付,也难以达到责任落实。看来工作责任是否落实,不在驻村干部是否在村上,而在其责任心,有责任心的驻村干部即便不GPS定位,照样责任落实,没有责任心的驻村干部,即便GPS定位,对其责任落实也约束不大。责任心是不能用GPS定位的,从这点来看,GPS定位对联户工作责任落实推动的能量并不强劲。
三是对驻村干部GPS定位是否产生信任危机?推行驻村干部GPS定位,驻村干部是怎么想的,不知道主管部门考虑这个问题没有,是否考虑到了对驻村干部的信任问题。如果我是一个驻村干部,我在心理上是不舒服的,感觉上级对我不信任,才采用GPS现代技术来定位我。我想驻村干部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上下级信任上一旦出现危机,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诚然,驻村干部素质并不一般齐,有的可能在签到上弄虚作假,但从整体上来看,造假的毕竟是极少数,不能因为极少数造假将整个驻村干部全部纳入GPS定位系统,这是对整个驻村干部不信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适宜用GPS定位驻村干部。
四是能切实解决驻村干部不能完全到岗的问题吗?GPS定位驻村干部,是一针强迫剂,逼迫驻村干部在村里出现,至于驻村干部为什么不能完全到岗,为什么不能一心一意地在村里工作,其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驻村干部自觉地驻村,GPS定位驻村干部根本解决不了自愿驻村问题,GPS定位驻村干部只是强扭驻村干部到驻村报到,不能解决其自愿问题。此外,如果我将手机交给驻村的朋友,即使我不到村,也照样可以GPS定位。从整体上来看,GPS定位驻村干部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驻村干部自愿驻村问题。
从上面情况综合来看,对驻村干部进行GPS定位,并不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创新,对精准扶贫的正能量贡献不大,从精准扶贫绩效考核角度来看,没有必要对驻村干部进行GPS定位。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姜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