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痛点思维、坚持精准理念,让人才留下来、干起来。近日,武汉市出台“九条”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政策,这是继成立“招才局”统筹人才工作,聘任“招才大使”“招才顾问”精准人才后,端出的又一诚意。可以说,是在人才政策上大放手脚。
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抢夺战已成为常态,各地竞相出招引进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政策关系方向、关乎理念、关联举措。然而,往往存在政策用不足、落不实,导致“人才进不来、干不好、留不住”的问题。如何打通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笔者看来,用好人才当先用好政策。
把政策用“足”,有宽度。政策发挥实效,首要的就是贯彻执行到位,把政策力量转化为实践力量。不难发现,关于如何引进、留住、用好人才,无论是在顶层设计层面,还是在细化措施层面,各地都有较多尝试,然而,或是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在执行上做选择;或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执行上走形式;亦或是钻政策利好空子,打擦边球套取人才资金,在执行上搞变通,政策执行轻易被打折扣。当前,武汉市拿出支持大学生留汉的“九条政策”,涉及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高效服务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用“足”政策,把政策研究透彻,究其宽度、晓其深度,抓住政策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瞄准服务对象的痛点和难点,不折不扣地把政策用足、用充分,从而让政策的触角延伸到各类受益主体。
把政策用“活”,有温度。人才发展,有共性需求,也有个性差异,有现实的思想阻力需要攻破,也有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处理,打通各类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既考验作风,更检验党员干部的能力。时下,一些地方在落实人才政策中,机械式的照搬照套,有的搞“一刀切”,使得好政策失去了原有的“温度”。武汉市此次出台“九条”人才政策,同样面临诸多的落实难题,比如,如何筹集房源实现高效供给,如何打造软环境实现环境留人,如何在创业资金上给予扶持,既有区域条件差异,也有人才需求差异。这就需要用“活”政策,在既有政策的导向下,在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具体研究、具体操作中把握规律、推动全局,结合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拿出实用性的、可操作的举措。
把政策用“实”,有深度。“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政策最终是要落脚到提高人才的获得感上,政策是否落到实处,人才的满意度是最大的考量。当看到,抓政策落实,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更有主观原因的难度。有些地方或干部不研究形势,不思考问题,工作既无借鉴,又无创新,有的标准不高、工作疲沓,这些现象无不影响着政策的落地。把政策用“实”,一方面是要以好的作风抓落实,真抓实干、走进人才、接触壁垒,努力形成尊重人才、服务人才、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比如,政策实施主体走出去宣传好、走下去服务好。另一方面是要用好监督考察的手段,武汉市同步形成两张“清单”,流程清单对外,责任清单对内,上级有监督,下级也要有配合,如此,才能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找落实的局面,把政策变成实惠,把承诺兑成现实。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青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