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4日的《中国体育报》中,发表了姚明撰写的《体育文化激励我们前行》的文章,文章中姚明表示体育文化中“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6月15日环球网)
体育当然是一种文化,姚明称之为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1896年由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创立,他的理想脱胎于14至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通过重新发扬并完善古希腊奥林匹克精神来洗涤社会”,以及通过体育挖掘文化宝藏的观点,尤其是不过分看重成绩,而是看重“战斗”,即“尽力”这一过程,恰恰说到了当前不少人对体育存在的误区。因为“不看过程看结果” 的锦标主义有抬头之势。
体育的核心就是“强身健体”,其他都是其衍生功能。例如,竞争性极强的竞技体育,就是体育的一个延伸功能。而即便是竞技体育,过分讲成绩,就会偏离“健身”这一根本,也就无法体现奥林匹克精神所提倡的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初衷。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积贫积弱,用体育成绩振奋人心,为国争光,更多赋予了体育以国家形象及民族凝聚力的涵义,这在当时显得很迫切。
可到了现在,中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坚定地走在强国的路上。因此,体育,哪怕是竞技体育,也要回归本源,不需要再用体育成绩来证明自己了。中国的影响力和地位就摆在那里,无法撼动,根本不需要再挥挥球拍,或溅溅水花显示自己不再贫弱了。就是说,让竞技体育水到渠成获得好成绩的同时,该到了让体育回道大众体育的时候了。毛泽东主席曾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关键在“增强人民体质”上。遗憾的是,我们往往过分重视“凯旋”,忽视过程。更值得注意的是,极端重视“凯旋”的后果,就会使最重要、最根本的“大众体育”常被晾在一边。
姚明曾说:“我们有13亿人,为什么没有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球员?因为我们把体育从教育中剥离了,脱离了宽广的教育体系空间,使我们的青少年培养体制变得非常狭小……”此话一语中的,不少国家连中小学都有体育馆、游泳馆,而我们很多大学都没有这些。中国足球落后众人皆知,但足球基础十分薄弱又是不争的事实。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可孩子们有地方、有时间踢球吗?“用体育培育人生之基”是体育强国的共识。而我们缺少的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就无法保证从青少年到其他大众体育健身硬件有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是的,“凯旋”的确需要淡化,而“奋斗”不仅包括竞技体育中的奋力拼搏,对体育工作的尽心竭力,也包括体育中对大众健身的共识。只有达成共识,才能使体育真正发挥其为大众健康服务的功能。只要大家身体健康,只要人们在强身健体,并使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被健康拖累。或者,只要在用体育传递和体现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理解、尊重、友谊、团结、进步等积极意义,体育就没有胜负可言。即便是竞技体育,只要“奋斗”了,哪怕不能够做到“凯旋”或捧不回金牌,都值得尊重。
对淡化“凯旋”的重要意义,我们似乎思考显得不够,认识不深。如果过分强调体育中的“凯旋”,即“胜利”,就很有可能身陷锦标主义的泥潭。利益面前,就有可能为成绩而集体篡改、隐瞒、谎报年龄,或“以大打小”,甚至还会导致收买裁判、搞假比赛、服兴奋剂、伤害对手等恶果。因此,端正态度,把体育视为奋斗的过程,淡化“凯旋”,并把全民健身搞起来,才是正途。
体育不仅要分胜负,还要体现出其文化内涵,更要在大众体育上有所作为。所以,淡化体育中的“凯旋”绝不是矫情,我们需要更多的反思。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