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界首一则“倡导党员干部红白事随礼不超过50元”的新规引发关注。中新网记者注意到,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问题,不只界首,近年来,江西赣州、山东郓城、福建长乐等地都发文要求干部带头移风易俗。那么,破除陈规陋习,“干部带头”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6月3日 中国新闻网)
中国长期是一个人情礼法的社会,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养老送终等民风习俗,看上去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俗,却对百姓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记者注意到,为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江西赣州、山东郓城、福建长乐等地都曾发文,要求当地干部带头移风易俗。这一举措可谓对症下药,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击中了“移风易俗”的要害,在润物无声中,厚植文明和谐的精神沃土。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乡村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采用何种手段推进,取得的效果也千差万别。一些地方政府也曾尝试过严格“管控”,但效果并不好。比如,四川金阳为了遏制婚丧事宜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下发红头文件,简单“粗暴”的行政干预被人笑谈为“瞎折腾”;江苏镇江公务员禁放烟花爆竹遭到可行性质疑;贵州凯里复婚不准操办酒席被认为不近人情,等等,正是违背了“移风易俗”的规律,过分强调权力干预,终导致好心办不成好事。
风俗并非不可移易,但如何简便易行、因势利导,达到“平易近民,民必归之”的效果,就要讲究技巧。我们知道,中国人素来注重“情”“理”二字,大道理立得住,其实我们都会讲,但情感上的肯定才是“真接受”“真认同”,这需要时间来慢慢融合贯通,而且“情”的重要性往往在“理”之前。狠刹变味的风俗“歪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移风易俗从来不是“硬”道理,它需要一个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过程。一味硬来,可能适得其反。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之道,不可“急于求成”,政府不仅“管起来”,更应该掌握尺度,划清边界,找到政府、社会和公众的“最大公约数”,符合社会基本预期、契合社会价值共识,让他们各安其位,在相互促进中共同移风易俗。东汉学者班固在《白虎通·三教》中指出:“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火车往哪儿跑,全看火车头。” 群众有移风易俗改革的需求和自觉,缺少的是体面有力的倡导和规范。移风易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人在前面带路,只有如此,文明建设才有可能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若党员干部热衷于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就会助长攀比奢靡之风。党员干部积极摒弃陋习旧俗、践行新风礼仪,真正起到表率作用,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就会引领文明时尚新风。
移风易俗,任重道远。风俗之变,关系盛衰。政府部门要“软硬兼施”“刚柔并济”,因势利导,如果越着急,反而可能会引起群众的不解和埋怨,如果一阵风似地做工作,肯定也不会持久。要勇于承担责任,充分考虑地方民风民俗的特性,对旧风俗中的争面子、讲排场、营华屋、建阴宅等腐朽一套也来个沉渣泛起,坚决制止。移风易俗贵在引导,要因地制宜,强化引导,广泛宣传,形成一套适合当地生活水平的操作性强的好制度,做到长期坚持,久久为功,从根本上移除人们心中的不良观念,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
鲁迅先生曾说,“倘若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把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分别好坏,立存废标准,而于存于废,都慎选施行的方法,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移风易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论是让“硬”约束刚性十足,还是以“软”引导春风化人,都需要有锲而不舍打“持久战”的耐力。同时,倡导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是每一个公民责无旁贷的义务,要从小做起,从我改起,让移风易俗、厉行节俭的意识厚植人心,主动拥抱新风尚。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郑端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