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到城再从城到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返乡创业。不过,“城归”们回乡创业,却常常受到人才短缺的困扰。成熟工人频繁跳槽、高级技工还很稀少……不少人慨叹,“人才都在北上广”“孔雀爱往东南飞”。返乡创业者如何看待这一问题?(6月3日,人民日报)
城归,类似于“海归”这个词,是指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农民工群体。如今,越来越多的进程务,有着一层“告老还乡”的意味。2016年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已超过450万,约占农民工总数的2%。“返乡潮”的火热,说明过去由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格局已开始发生改变。
“城归族”大多是在大城市工作过的农民工,他们对城市和乡村有一定的了解程度,熟悉市场情况;国家历年来对返乡创业人员在政策上的扶持,为“城归族”返乡创业提供了保障;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引领,给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了诸多商机。笔者认为,“城归族”回归田野、建设家乡,虽然有点“告老还乡”的意味,但更多的还是对实现理想的渴望和对农业发展的期许。
是对实现创业梦想的追求。“干得再好,也是给别人干的”,这应该是不少“打工仔”的心声。大城市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工资却不见涨,商铺租金、人力成本、用工弹性都反映出“城归族”想要回乡创业的决心。在农村,充足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灵活的用工弹性,给返乡创业者带来了先天的条件。
是不忘建设家乡的初心。年龄越大、乡愁越浓,不少的“城归族”在外工作多年,见证大城市的崛起,身处浮躁、功利的社会,不免产生回归田野落叶归根、享受静谧生活的想法。 近几年, 国家对电商、物流政策大力支持,也给了“城归族”不少信心。即使身处偏远的乡村,也能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服务和便捷的物流进行创业,不仅带动了家乡发展,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是城市反哺农村的呼声。不少“城归族”通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吸引城市游客,通过“互联网+”把家乡土特产带到城市,盘活了农村集体资产,推动了城乡均衡发展。一个“城归族”可能只能带动一个村庄,而越来越多的“城归族”带动的就是一个乡镇,一个广阔的农村市场。
笔者认为,“城归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对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呼应。当下,我们应该更加支持众多“城归族”,降低补贴扶持门槛、破除资金梗阻、完善技术培训服务,让“城归族”回得来、留得下、稳得住。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明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