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福建省东山县前楼镇,下乡的扶贫干部每到田间地头,常有一些村民上前讨教农作物种植等问题。对这些干部,村民不是称呼其职务,而是亲切地喊他们“师傅”。(6月3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说起“师傅”的由来,据前楼镇党委书记沈添顺介绍,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全镇干部都有承担挂钩帮扶任务。为提高贫困户的种植水平,镇里在东英村创办“田间学校”,目的是让有一技之长的干部在田间讲解农作物种植技术,以提高群众种植能力;同时让一些不太懂农业的干部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帮扶能力。此后,“田间学校”慢慢成为干群交流的平台,干部渐渐地被农民称为“师傅”。
师傅,同师父,是一个名词,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也是现代人对陌生男性劳动者的敬称。看来,人们对“师傅”这个词语看得很重,不送尊称就是敬称。《史记·太史公自序》有云:“孔氏述文,弟子兴业,咸为师傅,崇仁厉义。”
作为扶贫干部,能被村民心甘情愿喊“师傅”,不仅是对他们扶贫水平的肯定,更是对他们一心帮扶的态度的褒奖。农民对这些奔波在田间地头的扶贫干部的称呼正在悄然改变,由以往叫“干部”,改称现在的“师傅”。称呼的变化,折射出广大农民对干部下乡扶贫的欢迎。
朴实的村民把“干部”改口叫成“师傅”,表明扶贫干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双方感情融洽,亲密无间,这种和谐氛围源于干部们在观念上发生的转变。长期以来,受官本位意识影响,不少干部认为“官就是管”,自己就是专门“管人”的,所以下乡后对农民服务的少,指手画脚的多,造成农民在情绪上的抵触。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以来,管人的“干部”变成了传授技术的“师傅”,是干部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的回归。增强了服务意识,干部才会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平等的态度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从而受到群众的欢迎。
“师傅”肯定没有什么书记、什么主任、什么长之类的称谓那么响亮和气派,但是,一声“师傅”,村民却喊出了沉甸甸的分量,配得上“师傅”称谓的扶贫干部,在群众心里必定有着更高的威信。只有各级干部甘当农民的“师傅”,农村才能和谐发展,农民才会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