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8个人,想点只烤全羊。”有顾客拨通西贝餐饮公司的订餐电话,电话那头的服务员建议道:“按照就餐人数,建议您点烤羊背,烤全羊太大吃不了。”近年来,内蒙古很多餐饮企业推出了创意菜品,按需供菜,减少餐桌上的浪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党政机关要带头。自治区要求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不许公务接待安排烤全羊,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于带动社会的节约风气,效果不错。”自治区文明办负责人说。(6月2日 《人民日报》)
“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这句民谚道出了勤劳、节俭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节俭都是国人的传统美德。把“生产”比作“摇钱树”还比较好理解,也就是“多劳多得”之意;而把“节约”比作“聚宝盆”就难理解一些,需要在反复的琢磨中去参透。其实,对于奢侈浪费来说,万贯家财也经不住折腾,倘若能坚守节俭,那家财也就保住了,不就是等于有了“聚宝盆”吗?而奢侈浪费之中,“舌尖上的浪费”尤为严重,将资源消耗于无形,实乃极坏的作风。减少、控制“舌尖上的浪费”,已经势在必行。为此,内蒙古自治区要求公务接待不准安排“烤全羊”,意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节约风气的形成。
导致严重的“舌尖上的浪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餐饮行业只把眼光盯在“钱”上,借文化、工艺之名,行哗众取宠、刻意迎合以谋取暴利之实。二是国人多好面子,似乎弄个“烤全羊”或“满汉全席”,就身份、地位都变了,特别是一些党政机关干部,用公款去“吃喝”摆谱,还动辄“烤全羊”。这样,餐饮和以政府官员为主的消费者之间就一拍即合而心照不宣了。因此,在公务接待中,往往就大笔一挥——烤全羊,管他几个人,管他吃得下吃不下,反正是公家的钱,不吃白不吃。久而久之,这种奢靡浪费的“习惯”一旦养成,便难以改回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尽管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实施“光盘行动”,从中央到地方都下了大功夫,花了大力气,但还是屡禁不止。今年3月,《人民日报》曾报道某中央直属机关事业单位的食堂,中午用餐的人满满当当,“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合理消费,剩菜打包”的标语随处可见。可到餐盘回收处一瞧,能基本做到“光盘”的,仅有一半。只吃了两三口的馒头、还剩下半份的面条、七零八落的剩饭剩菜可真不少。这就说明,要使“光盘”真正成为习惯,还有一段路程。俗话说“上行下效”,如果各级“领头羊”们都不能带头,还怎么指望引领节约风气的形成?
“利益”与“面子”就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餐饮行业和消费者匆匆的脚步。其间,特意要点“烤全羊”者,除了“公款”与“大款”可以理直气壮外,很多人还是“打肿脸充胖子”罢了!既然这“舌尖上的浪费”是利益和面子的“双边”产物,那么,“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让“光盘”成为习惯,内蒙古西贝餐饮公司对顾客“人少莫点烤全羊”的提醒和自治区“不许公务接待安排烤全羊”的要求重新来了个“一拍即合”,在“光盘”行动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唯有餐饮行业着眼长远,走出“唯利是图”的窠臼,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摒弃“公款”吃喝,少些“面子”思想,“光盘”才有成长的空间。
但使“光盘”成习惯,劝君慎点‘“烤全羊”。在那些所谓“高规格”的接待中,往往三五几个人就要点上一大桌高档工艺菜,店家利润丰厚,消费更显慷慨,“光盘”只是说教,习惯很难形成。但愿西贝餐饮公司的“提醒”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要求”能够高度契合,持之以恒。只有让“光盘”首先在领导干部中成为习惯,才能以此推动全社会节约风气的形成。
长江网网评员:何竹梅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