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除僵尸事业单位这个“囊肿”不能怕疼
2017-06-03 09:01:00 来源: 长江网

在“僵尸企业”为人所熟知的今天,还有一些“僵尸”事业单位在消耗、占用着宝贵的资源,成为改革发展必须割除的“囊肿”。中国果菜杂志社,原是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的一个事业编制的处级单位。目前由于受新兴媒体冲击等影响,杂志社发展面临困境,入不敷出、濒临倒闭。最初划拨编制指标21个、实际在编仅2人,沦为一家典型的“僵尸”事业单位。(6月2日 半月谈网)

一方面环保、卫生、教育等领域的事业单位由于缺少编制,造成人才奇缺。很多优秀的人才由于没有编制进不来,有的由于没有正式编制只是临聘人员,让他们看不到希望,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很多单位正常的工作很难开展。而另一方面,一些“僵尸”事业单位却有着编制,不但没有继续生存的价值,更没有生存的能力,使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

“僵尸”事业单位成了改革的“囊肿”,这个“囊肿”不尽快割除,那就有可能会恶化,到了一定时候就会变成“肿瘤”。要压缩那些“僵尸”事业单位的编制,把腾出来的编制投入到环保、卫生、教育等领域。譬如:像中国果菜杂志社,如果没有什么价值,就将其撤销,如果还有一定的价值,那就把这2个人的编制划到其他部门。像山东卫计委的内部招待所这类的只依靠房租收入维持生存的单位就应该撤销,人员可以安置到卫计委的有关下属单位,如医院等去从事后勤等工作。

出现“僵尸”事业单位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归根结蒂就是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如:一些行业报刊社、行业技校、厅局办培训中心、招待所,还有为单一目的设置的临时性机构,如节庆办等等。这些“僵尸”事业单位虽然抱着“事业编制”,其实他们生存得很艰难,有的吃了上顿没下顿,整天为生机而奔波;有的整天无所事事,没有工作的动力,觉得体现不出他们的价值。将这些“僵尸”事业单位进行重组,把有关人员进行重新安置,这对“僵尸”事业单位的有关人员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解脱,可以使有关人员发挥更好的作用。

当然,改革也会触动一些人员的利益。很多“僵尸”事业单位毕竟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现在要把他们编制取消掉,肯定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但这种阵痛必须要熬过去。只有熬过了阵痛,才能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当然,割除“僵尸”事业单位这个“囊肿”,要根据具体情况,分门别类精准施策,不搞一刀切。如对主要职责消失、原承担的特定工作任务已完成、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事业单位,应该撤销;对工作任务不饱满的事业单位进行调整整合等等。当然,还要处理好这些“僵尸”事业单位的债务等,不能留尾巴。同时要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尽可能地平稳过渡,把阵痛减小到最轻限度。

割除僵尸事业单位这个“囊肿”要果断,越早下定决心清理,就越能赢得主动权,赢得干部职工的理解与支持,降低改革成本。

长江网网评员:胡建兵

编辑:张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