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不论是官方数据还是切身体会,中国的城市道路无疑正在变得越来越拥挤,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城市难题:道路拥堵、停车困难、路怒症、尾气污染、限购限行……中国城市正在出现“汽车社会”所特有的“症候群”。(5月24日中国新闻网)
汽车在中国遭遇“症候群”主要分两方面,一是公众,即机动车驾驶人、骑车人、行人;二是交通规则制定、执行、监督,以及交通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维护部门。可以说,无论机动车驾驶员,还是骑车人、行人在,抑或是交通管理部门,都存在“症候群”现象。前者突出地表现在“路怒症”“焦虑症”等违反交规的行为;后者主要体现在对交规的制定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上存在不完善之处。
汽车真正广泛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庭,仅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其实,像私家车之类的交通工具,与过去人们道路出行近距离几乎唯一选择的自行车、摩托车,基本上没任何区别。如果说有区别,只在于机动车需要更为严格的规则意识。而过去交通暴露出的矛盾少,是因为机动车少,“私家机动车”绝大部分仅是摩托车而已,骑车人、行人与机动车产生的交通事故也少。而如今,中国突然进入汽车社会,就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对突然到来的“汽车文明”还没做好充分准备的国人,一下难以适应这“突降的幸福”。
如今,“男司机暴打变道女司机”“两司机犯‘路怒症’砸车撞人顶公交”“男子不满前车急刹车,追堵20分钟两次扔菜刀砸车”之类的消息总能听到。而机动车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中国式过马路”等,都是缺乏规则意识和文明素养的直接反映。汽车社会,就像目前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带来的“幸福的烦恼”一样,我国目前出现的汽车“症候群”,其实就是规则意识广泛缺失的一个缩影。即便没有如此多的机动车,也会在其他方面展现出来,而汽车仅是凸显的“症候”而已。对驾驶员也好,骑车人、行人也罢,其道路交通上的不文明行为,就是其平时行为的正常反映。例如,作为游客乱写乱画,作为乘客不排队上下车,作为顾客乱拿乱放,作为观众大声喧哗等,那么到了自己作为机动车驾驶员,作为骑车人或行人时,想指望这样的人遵守交规只能是一厢情愿。
而作为交通规则的制定者、道路设施的提供者,也很难说管理部门都做得很到位。例如,对某些斑马线的划定、天桥的设计,抑或是行人斑马线上等待的时间等,都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不人性化之处。在交通的常态化执法、执法力度、责任心,以及对“肠梗阻”和停车难等问题的应对方面,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如何治由于汽车带来的“症候”是一个方面,而交管部门所患的“症候”也不能忽视。限行、限号等措施究竟是否合理,真使城市交通变得畅通了吗?一边是交通堵塞,而另一边是汽车高产,排放严重,使污染加剧,而这些就不是交管部门和吃瓜群众力所能及的了。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亿,无论寻常百姓还是管理部门,显然对汽车时代的真正到来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道路是有了,甚至宽敞和靓丽,但就是在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方面存在一点缺憾,在优化城市道路、完善公交等方面还是显得不足。人们开得起车了,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还停留在以前。由此,面对突然到来的汽车社会,各方都还没有准备好。那么,既然汽车“症候群”凸显,就需补服“文明规则药”,以跟上时代的进步,让人们充分享受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