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市面上随处可见飘香的粽子,于时下谈起端午,我们的心情也多有起伏。端午节的民俗很多,作为特定的民俗符号,它总是在这样的季节被提及,提醒着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等必不可少的活动,但粽子是该节日的重要载体。“粽心”里是什么,决定着粽子是否好吃和香甜。因此,我们要让“粽心”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它不仅代表着厚重的传统文化,而且还代表着家国情怀。只有将“粽心”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铸就民族精神,才能圆中国梦。
纪念屈原,就是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才是端午“粽心”,是端午节的灵魂。正如习总书记说的那样:若能激活蕴藏于心底的爱国基因,不仅个人梦想会更加灿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也将更加触手可及。弘扬爱国主义情怀需要有著名爱国人物的感召,需要这样的传统节日来感受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身处逆境的屈原尚能爱国,而今生活优越的我们更要以这样的榜样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端午节这类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获得了广泛的共识。文化即是软实力,它能提升民族的精气神,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由此,让“粽心”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不是空谈。只要坚持传承,就会在端午节这种传统节日里,使人们在包粽子、赛龙舟的同时,像屈原那样坚守爱国理想、培育爱国精神。传统节日能否得以延续,关键在于其文化内涵能否得到共鸣。在新常态下,我们就是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常怀爱国主义热情。如此,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不再遥远。
传统文化应当保护,让古老的节日文化内涵融入现代生活。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地体会到自己过的是什么节,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唤醒广大民众的节日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传统节日的文化圣火生生不息。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应多些具体内容的填充,多些文化元素的创想,多些精神价值的倡扬,惟其如此,仿能留住端午节的文化味道,留住民族的记忆。
长江网网评员:张毅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