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了那么多‘坑’的考题究竟能不能很好地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你肯定也曾产生过这样的怀疑:一边做着语文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一边想,作者真是这样想的吗?不仅学生有这样的疑问,作者也有。近些年,屡屡见到有文章被选入语文试卷的作者,以玩笑的口吻说,自己去答,也只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而文章经常被选入语文试卷的知名作家周国平,最近更是专门出了一本书——《试卷中的周国平:对标准答案说不》(5月21日 新京报)
阅读理解是语文试卷上必不可少的内容,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每一个学生甚至每一个受过一定教育的人都必须具备的技能,否则,不仅在考试中考不出好成绩,在工作生活中也会处处碰壁、受困,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作者自己都答不出自己的“原意”,这让很多阅读理解题蒙上了一层荒诞的色彩,也屡屡落人口实,成为人们嘲讽的对象。那么,作者做不好自己作品的阅读理解题,真的有那么荒诞吗?
其实,从解读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作者自己的理解并不重要,甚至作者理解不对“作者原意”的现象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文学作品一旦完成,就具有了它自己的生命力,很多时候,连作者本人都无法再对其施加影响。而且,文学作品的活力就在于它能够在不同的读者那里获得共鸣,而由于读者知识背景各异、理解角度各异,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很容易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所以,读者从中读出什么样的信息,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很多解读完全出乎作者本人的意料之外也属正常。而且,如果某件文学作品只能从作者“原意”的角度解读,或者除了“原意”之外再也挖掘不出其他的“内涵”,往往说明这类的作品是死的,是没有生命力的,是注定会在流传的过程中被淘汰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本人对于做不对针对自己作品的阅读理解题应该感到开心才对,因为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其作品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普遍意义,可以在不同的读者那里获得不一样的共鸣。
鲁迅先生在谈到国人对《红楼梦》的阅读体验时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里的“命意”之不同,说的就是阅读理解问题。这些不同之间,并无对错之分,也无高低上下之别,有的只是“眼光”和角度的差别而已。
如今的阅读理解题之所以披上了一层荒诞的色彩,问题不在作者能否做得对上,而在问题设置的科学性上。
正如前面所说,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具有非同一性,相应的,科学的阅读理解考题的设置应该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重点应该放在解读和理解是否能够言之成理、角度是否新颖上,而非是否能够与出题者所认为的“标准答案”相契合上。恰恰是在开放性上,阅读理解题一直固执地保持着非此即彼的答案设定,遭人诟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开放式的答案设置,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考验,不仅对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增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强度,更考验教育工作者开放、包容、公平、公正的素养与品质,最终指向的其实是教育教学综合水平的提升和全面改革。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这个魄力,也必须因应时代的变化,作出这样的改变才行。
长江网网评员:张楠之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