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一部门会议,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告知与会人员,主席台上的三位领导不用逐一发言,只安排了一位分管领导部署具体工作。听了主持人的话,台下的与会者报以热烈掌声。(5月16日 《人民日报》)
遇事开个会,轮流讲一堆;时间真浪费,听得人憔悴。时下,常开会、开长会,广受诟病;“废话”多、落实少,屡遭吐槽。似乎少了“台上安排”,就不能推进工作;仿佛缺了逐一发言,就不显领导重视;好像没了长篇大论,就不算认识提高。殊不知,大会接小会,神经快崩溃。缺乏影响力的空话套话,恐怕难让会议精神走出会场,又怎谈落到实处?
其实,类似“牛皮拼命吹、发言不干脆”的“格式会议”,并不鲜见。要么议程长且杂,多如牛毛的介绍、轮番上阵的讲话、拖沓冗长的节奏,让简洁变繁琐;要么内容空而虚,面面俱到却“假大空”、照本宣科难“接地气”、避重就轻亦“踢皮球”,让落实变空谈;要么重会不重议,轻实效又走形式、轻分析又无研讨、轻互动又缺建议,让开会变“听会”。最终,说者口干舌燥、听者味同嚼蜡,皆是无用功。
毛泽东同志曾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对不良会风进行过非常严厉的批评:“会是常常从早上开到晚上,没有话讲的人也要讲一顿,不讲好像对人不起。”指责声不绝于耳,“会议病”为何难除?究其原因,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作怪;以会议贯彻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的陋习使然。加之,“会风监督”缺位、推诿作风萌芽,更是助长了逐一发言的气焰。反正领导轮流讲、责任一起推,谁管漫漫“会海”无穷尽、贯彻落实遥无期。
其实,会议成不成功、有没有效,并不在于发言人数的多寡、讲话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推进工作的成果、解决问题的成效。毕竟,开会是为了统一思想、传达精神、划分责任、落实任务。只要把工作部署到位、执行到底,又何必在乎领导是否逐一发言。
自古会风多积弊,敢于革除乃正解。一方面,拧紧思想“总开关”、绷紧作风“纪律弦”,摒弃假大虚空的形式主义,让会议言之有物、让要求掷地有声。同时,强化会纪管理。既要监督台上的效率,又要维持台下的秩序,做到贯彻、落实“两不误”。另一方面,按照高效、节约的原则,合理利用现代通信、科学设置会议议程。在形式上做减法、于内容上做加法,真正将精力投入到解决问题中。也许,多花些时间讲干货、多找些机会听诤言,就能调动气氛、广纳群言,实现会议效益最大化。
正所谓,“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逐一发言的“会议病”早该治了,不然安排部署如何落实?为民承诺怎么保障?只盼,鲜花横幅不要有、轮番“讲会”不常见,沉闷枯燥的“会海”中,亦可吹来徐徐清风。
长江网网评员:黄诘云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