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感冒当肺炎治,花费过万;花几十元就可以看好的疾病却花了好几百元……这些问题你碰到过吗?陕西省商洛市卫计局医改办科长王兴来在群众热线回应了市民质疑。他说:今后将打造一个畅通的渠道,鼓励患者举报“小病大治”和“小病大单”。(5月11日《华商报》)
商洛市卫计局畅通“举报小病大治”的渠道,鼓励患者,鼓励家人,举报“小病大治”,进一步巩固医改成果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监管部门的积极作为。有了医改的前行,还需要将医改的政策落实到位,还需要堵上管理的漏洞,唯此才能让医改阔步前行,造福社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在医改的前行中,“小病大治”现象依然没有根除,还是出现了小孩感冒当肺炎治花费万元,还是出现了几十块钱能看好的疾病花了几百元的情况。这种现象如果还是出现,就会让医疗改革的好政策大打折扣。对“小病大治”必须要零容忍。鼓励患者举报“小病大治”确实是一种方式,不过不能寄予厚望。
有人会说,患者也有义务和“小病大治”斗争,只有大家都零容忍了,只有患者不忍气吞声了,才能让“小病大治”得以改变。的确,作为“小病大治”的受害者,患者应该积极举报这种行为。可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对于“小病大治”来说,患者其实就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尽管他们也有所怀疑,尽管他们也心里不悦。问题是,他们如何区分什么是“小病大治”?什么是“小病大单”?什么是“过度检查”?什么是“过度诊疗”?
这就犹如《西游记》里的场景是一样的。作为唐三藏,他是肉眼凡胎,面对妖怪是不能辨别的,就连白骨精他也以为是美女。道理是相类似的。作为患者,就犹如是《西游记》里的唐三藏,面对“小病大治”根本不能有效区别。一个疾病到底多少钱看好为正常,到底多少钱看好属于不正常?自己患的究竟是感冒还是肺炎?在检查的时候究竟需要用什么设备?在治疗的过程中是需要住院还是不需要住院?这些都不能掌握,如何去举报?
再说了,即使是同样的疾病,也会因为个体的差异,程度的不同,而采取的治疗手段而不同。让患者举报“小病大治”初心是好的。不过,在笔者看来,治理“小病大治”,让唐三藏举报,不如让孙悟空出招。谁是孙悟空?我们的监管部门就是保护患者西行取景的孙悟空。监管部门有着火眼金睛,能够通过医生的单据,医生的处方,医院的检查,治疗的效果,分辨出什么是“小病大治”什么是“正常治疗”。
治理“小病大治”需要的是制度的细化,是措施的落实,是处罚的强硬。让肉眼凡胎的患者举报“小病大治”,不如让火眼金睛的监管部门常常举起金箍棒。
长江网网评员:郭元鹏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