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倒是觉得,电子书的便利使得我的阅读范围更加广阔,阅读量也多了。纸张和电子产品只是载体不同而已。”西北大学大三学生王锦月说。“读书月”期间,记者走进西安高校,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了调查。(5月2日 西安日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毋庸讳言,可以明智,可以开阔眼界,可以提升个人修养,还可以从书籍中找到心灵的归属。然而,近段时间以来,关于阅读这个话题显得颇为沉重。记者对古城西安高校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调查显示,大学生古典名著阅读完成率较低,很难把《四大名著》认真看完,且阅读习惯倾向于看电子设备。由此便忧心忡忡,老师们更是希望大学生养成正确的读书观。实际上,在笔者看来,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反映了当下的时代环境,不必对此“忧心忡忡”。
读书是为了什么?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英语专业的学生可能希望通过多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了解外国人的价值观、人文环境与社会结构;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喜欢读费孝通、潘绥铭、贺雪峰等社会学家的专著,来深度解读当下的社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喜欢读弗洛伊德;哲学专业的学生喜欢读苏格拉底、费尔巴哈。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选择读书范围,首先是从自身需要入手,从一个小视角发现一本书,然后通过这本书,了解其他书籍,不断拓宽阅读范围,这就是读书永无止境的动力所在。因此,批判大学生读书的功利化根本就站不住脚,无论大学生读书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出于个人爱好,只要在读书,都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
“快乐读书,贵在杂。”大学生不能静下心来读《四大名著》,成为近年来社会重点批判的对象。实际上,对大学生而言,读书不带有太多的目的性,读书本来就是为了收获快乐,而不是为了读《四大名著》而读书。不可否认,《四大名著》是历史的选择,蕴含中华民族的精髓。但是,对于某些大学生来讲,可能不喜欢古文的表述方式,不喜欢太深奥的语言,不喜欢阅读某些勾心斗角的场景,反而喜欢某些轻快语言的书籍。实际上,古人智慧不只是《四大名著》,而《四大名著》在成书当时,也不一定是名著。而现在的某些书,广受青年读者的欢迎,自有其吸引人之处,难保不会成为以后的名著。读书就是为了找到心灵的归属,找到快乐。能够愉快地读书,能够选择从不同学科、不同种类的书籍中汲取智慧的养分,本身就是一种时代进步。
大学生阅读是个人选择,社会不必对此“忧心忡忡”,不必为其加上“条条框框”,不必固化其阅读范围。让大学生愉快地读书,进而喜欢上阅读这种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晏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