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子竞技将成为在杭州举行的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电竞在通往奥运会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央视网 4月18日)
电子竞技早已成为当今讨论的热门话题。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宣布,承认电子竞技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运动项目,今年,电子竞技确定将成为亚运会正式项目。“游戏”也是正式体育项目?还能成为职业选手,身披荣耀为国争光?种种疑惑与讨论中,青少年游戏玩家可以说是最为激动的群体了:打游戏也能成为一项职业,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玩游戏等于没前途”的旧观念需要转变,可真正把电竞作为职业,前途究竟如何?笔者发现,对电子竞技这一项目存在误解的,不止有反对电竞的家长,还有很多喜欢电子游戏的青少年。家长们把电竞看得太邪恶,而一些青少年把电竞想得太简单。
不少热爱游戏的年轻人跃跃欲试,想投身电竞行业,让游戏成为职业。但许多青少年只关注了电子竞技的游戏属性,却忽略了“竞技”二字,也就忽略了比赛的艰苦与残酷。
当梦想照进现实,把“游戏”当职业,需要面对许多问题。
其一,电子竞技的游戏性被极大削弱,重复不断的高强度训练堪称艰苦。中国电竞世界冠军李晓峰谈到,为了保持竞技状态,他每天要进行12-18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把技术动作、规定战术重复成百上千遍。
其二,电子竞技极需天赋,竞争残酷,“一将功成万骨枯”。处于金字塔塔尖的顶尖职业选手永远只有一小部分人,更多人在入行后,只能为低廉的工资和频繁的淘汰黯然神伤。据统计,很多电竞俱乐部的底层选手月薪仅有一到两千,而他们的状况才是电竞行业的常态。
其三,电竞行业游戏更新换代快,选手往往吃的都是“青春饭”。一款主流电子竞技游戏寿命基本很难超过十年,到后期总会面临玩家流失、资金转移的尴尬局面,而职业选手的最佳竞技状态也往往难超十年。电子竞技和高强度训练考验选手们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而这些能力很难长期保持巅峰状态。一位十几岁投身电竞的职业选手,可能二十五、六岁就要面临手速下滑、反应变慢、伤病折磨等困境,不得不选择退役。青年时他们可以只有电竞,可退役之后漫长的人生该如何过好,也是职业选手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转念一想,喜欢体育的人很多,却很少有人以成为职业运动员或奥林匹克参赛选手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喜欢唱歌跳舞的人也有很多,却很少有人认为自己能成为明星或是天王天后。那为什么在电子竞技行业,会有那么多孩子选择荒废学业,做一个可能永远实现不了的梦呢?
电子竞技的繁荣逐渐改变了国内对游戏、电竞的某些传统误解和偏见,这值得我们欣喜,但也请喜欢游戏的青少年朋友们不要忘记,把游戏作为职业困难重重,它不能成为我们荒废学业、逃避现实、沉迷游戏的理由。不同人生道路有很多,但只有慎重选择、负起责任,我们才能走好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佳颖(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