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2日,平罗县纪委研究决定,给予王明海开除党籍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谁能想到,这个昔日获得自治区表彰的“扶贫开发脱贫致富带头人”竟沦落成雁过拔毛的村支书,为群众所不齿。(4月26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年来,在一些贫困地区,部分村组干部对中央惠民政策补助款截留、套取或者肆意侵占……这种贪腐形式类似“蚂蚁搬家”,已成为一种多发而又常被忽视的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任由这种“小官巨贪”现象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小官大贪”者都是职位较低的基层干部,他们虽然职务不高,身份普通,但在短则几个月、长达三五年甚至十余年的时间里,十几次甚至成百上千次地滥用公权谋取私利,或贪污受贿或挪用公款,一些涉农扶贫的职能部门与使用单位之间、国家工作人员与申请人之间、村委成员之间等等相互勾结、团伙作案,“抱团”腐败,共同犯罪,大肆侵吞国家涉农扶贫的政策性补贴和专项资金。
有的基层干部甚至采取对上虚报冒领,对下隐瞒实情等手段,直接或变相冒领、骗取、套取各项涉农扶贫补助款;有的利用代领、代发补助金的便利,直接克扣、截留、私分涉农资金;有的虚列户头、重复报帐以及收入不入帐等方式侵吞补贴资金,等等。目的简单,手段隐蔽,甚至连续多年作案。
“小官”虽不大,却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小官”虽小,却握有人民赋予的实权,他们往往处于县、乡、村三级,涉案人员包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村出纳等“两委”成员和村民组长等村组干部,乡镇站所工作人员和部分县级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科级以下工作人员和村组干部占了较大比例。“小官”因其“小”,圈子越小越私密,往往不易引起注意,一旦事发被查处,往往已经摇身一变为“大贪”。
“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的“微腐败”就好比是“嗡嗡”乱飞的苍蝇,民众看得见,感受也更为深刻,更为关键的是和民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基层干部吃拿卡要,惠民资金截留套取……“雁过拔毛”虽小,但是危害却很大,直接损害了群众切身利益,侵蚀了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之基。与“大老虎”动辄涉案上千万乃至上亿的贪腐资金相比,“雁过拔毛”式的贪腐数额确实小得多。但如果对此类发生在群众身边“雁过拔毛”不加以严厉打击,将严重地蚕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要积极号召群众参与反腐,拓宽群众的监督举报渠道,坚持开门反腐。其次,要盯紧“微腐败”的易发高发人群,以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与此同时,及时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做到防微杜渐。最后,各级地方政府要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地方党组织必须切实落实“两个责任”,把纪律挺在前面。唯此,反腐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红利,群众才能有更多的获得感。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梁子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