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4月27日新华社西宁报道,西宁一家高校附近的复印店可以帮忙复印教材,价格比购买正版书籍便宜。并且记者了解到,一些畅销的社科类图书,都可以买到价格优惠的复印书。由于购买正版书的成本较高,大家偏向买复印书。网上和实体店都有卖,这似乎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
在全国每一所高校都有可能看到此类情况,很多教材因为价钱昂贵,而复印店又提供价格合适的复印版本,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淘宝商家也抓住了这个商机,一本《英汉汉英词典》价格从18元到300元不等,18元一本的即为复印书。有的网店还出售停止印刷、出版,或市面上难以买到现货的图书。4月17日澎湃新闻有过这样一篇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便引发全民观剧热潮。但此剧播出不到30集时,全部55集的“送审样片”却被提前泄露上网,疑似遭遇盗版侵权。有学者分析认为,剧集泄露行为或给权利人带来重大影响和损失,侵犯了权利人的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泄露者、网络平台和销售者还可能涉嫌刑法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可考虑刑事制裁。说到底,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公众保护知识版权和产权的意识不强,才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而销售复印版图书是一种牟利手段,与法律规定中的合理使用并非一回事。但是大部分购买复印版图书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侵犯他人的权利。有需求就会有买卖,只要有一个人购买复印版的图书,这个侵权行为就会存在。长此以往会损害著作人的权益,挫伤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不仅实体店出现了这种现象,很多网上书城也有这种现象出现。许多人不会花钱去买电子书,而是选择去贴吧、去微博找免费的资源。
寻找免费资源、购买复印版书籍、看枪版电影……种种行为都是不尊重知识产权的表现。这些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一方面是打击力度小,侵权人的违法成本低;另一方面是公众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强,不能自觉抵制这种侵权行为。“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律是保护知识产权最有力的武器,必须紧紧依靠法治力量和法治方式。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和协调性。同时,执法必严是取得实效的根本,必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力度。并且要加到对公众的宣传力度。
改革开放让中国总体经济扶摇直上,在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不断发生的侵犯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块短板。一部作品一本书籍要花费多少心力,要靠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才可以完成?撇去学术成就不说,个人的辛勤劳动总是付出过的,现在就被一个“复印键”剥夺劳动成果,让人气愤的同时也会让作者提不起创作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影响一个国家的创造力。
从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靠的是创造力,必须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而这一点,光靠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士还不够,必须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一旦公众坚决抵制,这些侵权行为就会不攻自破。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玉香(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