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门时艳阳高照,下班时却大雨倾盆,没带伞怎么办?近期,共享经济的“新宠”——共享雨伞,在多个城市流行。昨日,海都记者了解到,福州地铁正在与共享雨伞企业商谈合作,考虑将其引入地铁1号线站点。今后,地铁口将设自助借伞机,市民扫二维码后,就可“一键借伞”。(4月26日《海峡都市报》)
天有不测风云。即便是如今的天气预报非常准确,也难免有误差。如何面对不期而遇的大雨?共享雨伞缓解了一部分人的尴尬——轻松扫码,一键借伞,随借随还。较之于共享单车,共享雨伞还有一点好处,它可以在还伞时退回押金,了却了借伞人关于押金这桩心头事。
毫无疑问,共享雨伞也是借鉴了共享单车、共享骑车、共享充电宝等等,所出现的一种新的共享经济。它弱化“拥有权”,强调“使用权”,让闲置的雨伞在行人迫切需要时,发挥它遮风挡雨的作用。所以,共享雨伞是“共享+”思维模式的外延。现在,福州将在地铁口1号站的站点设自助借伞机,如果这些租赁设备足够富裕,布点合理,或者直接进入到小区,那么,使用者完全可以实行“地铁口借伞,小区口还伞”,便利的借还让公众感觉到便利。
然而,有一点需要明确:商家投资运营共享雨伞,绝非是单纯地学雷锋,而是想从中获利,达到雨伞的投放者获益与使用者便利的双赢。所以,共享雨伞与其他共享模式一样,也必然存在获利空间。一般的共享经济都是靠押金获益,共享雨伞运行商恐怕也是在押金上做文章,虽然共享雨伞承诺将实现“还伞退押金”的管理措施,降低了押金在他们账号内的沉积时效。
若真的如上分析,共享雨伞还是把押金作为获益的主要渠道,那么,他们可能在押金上制度一些不利于借伞者的模糊政策,至少,他们不愿主动提醒使用者按时还伞。这样一来,借伞者的利益悄悄地被侵害,岂不是要影响大家对共享雨伞的好感?
即便存在押金,共享单车还屡屡被使用者损坏,可见,民众的文明素养和公共道德不足以支撑无押金的共享经济。平台通过押金管理共享雨伞,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运营商不能把押款当成获益的救命稻草,还应开源节流,采取一些的积极措施,比如在伞面发布广告等形式,让共享雨伞顽强地运行下来,为公众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概而言之,共享雨伞要想有长远的发展,运营商不要凭一时之快,应未雨绸缪,做好获益最大化的规划。另一方面,也要站在借伞者的位置上,考虑他们的体验,让共享雨伞送给大家一份美好心情。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