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县凰岗镇辖内有一座危桥,村民称会随时坍塌。记者和县水利局联系并反映情况时,遭多部门推诿,其中一名建设管理股程股长竟称没有公车没办法下乡。报道刊发后,当地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痛批县水利局“孙连城”式工作作风。22日清晨,县水利局局长高杨带领多人赶赴危桥现场勘察,并开始对危桥进行临时性加固、维修。(4月24日新华网)
没公车就不下乡,看似是政府官员推诿工作的一个借口,实质上是“懒政怠政”行为,也是变相腐败。当下,正值公车改革阶段,公车使用把关严格,车补政策还未全面落实,有些干部便打着各种“幌子”,拒绝深入基层,不愿下去,不肯走访。
没有公车当“坐骑”,就寸步难行?凡事追求“舒适”状态下开展工作,干部们倒是舒适了,群众能得到舒适吗?明明懒政不作为,却拿“没有公车”当借口,这个毛病得治治。
当前,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领域都是蓝图已绘,只待落实。如果容忍庸官懒政现象,就势必直接影响到改革落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显然,没公车不下乡说明我们的干部队伍中还存在庸官懒政现象,这是消极不作为的官场心态。尸位素餐的庸官懒政,只会形成不良风气,带来懒散作风,遭受群众百姓指责。
“当官不为名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每一位公职人员都要充分认识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危害。多年来,人们对以权谋私的贪官恨之入骨,但对庸官、懒官往往不以为然。岂不知,庸官懒政的社会危害性并不亚于腐败。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直接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影响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他们在岗却不在状态,在位却不谋公事,拿钱不干事、当官不作为。他们“混”字当头,尸位素餐,碌碌无为;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和尚撞钟,得过且过;推诿扯皮,效能低下。以前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如今“门好进了、脸好看了,就是不办事。”政府该办的事不办,群众利益能不受到损害吗?长此以往,群众对这些庸官懒官会从不满到心生怨恨,从怨恨个别干部到怨恨政府,必将极大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因此,我们要引以为戒,高度重视,加强制度建设,筑牢干部主动担当思想底线,坚决反对“孙连城”式工作作风。大力整治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行为,对于忽视民生、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坚决动刀子、出重拳。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