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宣称,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是“名校捷径”。非京籍家长要想让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要通过办理菲律宾绿卡或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让孩子获得华侨身份后,再去国外待两年,“出口转内销”,等坐到华侨生联考考场时,“土著”就变成了“华侨生”。(4月24日《中国教育报》)
最近,360教育集团推出的一组“对不起”体营销广告,吸引了不少非京籍家长的眼球。200分就能上“211”大学,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华侨生联考一时风头尽出,不少家长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给中介几十万,让孩子出国“溜达”一圈,“土著”摇身一变就成了“华侨”,参加个华侨生联考,400分就可以稳稳妥妥地上“985”、“211”等重点大学。在笔者看来,华侨生中介如此火爆,“土著”变“华侨”是应试教育作祟。
当然,家长如此做法也实属无奈。在国内,名牌大学被认为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少家长为让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费劲了心思。从“高考移民”、“各种加分政策”,再到现在的“华侨生”,低分上名牌大学的需求催生了各种中介钻高考政策空子的市场。归根结底,还是应试教育作祟。虽然“素质教育”口号不断,但学校仍然唯“成绩”马首是瞻。同时,政策和监管方面的漏洞,也让“华侨中介”赚足了钞票和眼球。
在笔者看来,要破解华侨生的“易容术”,一方面要进行“靶向治疗”,改革高考教育制度,让高考走出应试教育窠臼,把素质教育“口号”转化为行动,避免唯“成绩”马首是瞻;另一方面要勇于“亮剑”,补齐政策“漏洞”,对各种钻空子的违法行为多方拦截、精准打击,不能让全国联招成为投机取巧者入读国内名校的“歪门邪路”。
避免“土著”变“华侨”,抢了真正“华侨生”的名额,要多方出“组合拳”,破解应试教育“窠臼”,斩断“华侨生”背后的黑色利益链,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高考风气。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