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带着学生在KTV上课,你听说过吗?在KTV里学习,这事真新鲜……”从昨晚到今日,“大学老师将学生大课堂搬进KTV包房”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漯河的大街小巷,同时也成了漯河市民热议的话题。(4月19日澎湃新闻)
此事发生后,一时间在社会层面上争议四起,褒贬不一。反对者认为,大学老师把大学课堂这种育人的神圣场所搬到KTV这种喧嚣甚至还带些负面色彩的地方,把教学当儿戏,太不像话;支持者则认为,在KTV上课,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相对较好,这就是在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上课,胜似学生逃课、上课睡大觉、玩手机、泡网吧。
面对这两种不同的见解,公众不应该及早的去倾向某一方,或者被某一方所干扰,而是应该理性而科学的去审视与评判这种KTV课堂。而且,在厘清这两种见解的实质之后,也要去看到其背后真正可以借鉴的教学模式。
据了解,实际中,在这种KTV课堂里,学生的热情非常高,对于一些需要讨论的问题大多都能积极发言。还有,对于个别不太积极的同学,两次点名提醒后必须罚唱歌,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平时喜欢打瞌睡的精神了,开小差的注意力集中了,玩手机的也将手机收进了兜里。学生们也表示,在这样的特殊课堂里,让人感觉到很放松,也能认真听,学到东西。可见,在KTV上课的实际效果值得肯定,也确实让人看到了课堂的改变和学生的改变,这就实属不易。
在这样的现实效果下,反对一方的思维显然过于老套和片面了。既有对KTV这一场所本身存有一些刻板的偏见,甚至还将其过于放大,进而干扰相应的判断,又没有看到KTV课堂的实际改变,摸索不到关键。而且,在目前大学课堂低迷风气较盛的情况之下,KTV课堂所做出的教学创新,还有对实际教学效果进行的改善,便是不能忽视的,重视并进行相应的探索研究也是理所当然的。
肯定KTV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并不代表着就要一味地肯定KTV课堂本身,这也是支持KTV课堂的一方没有考虑到位的方面。其实,把KTV这一场所当成大学课堂,这事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所谓的偏见和教学效果都不能作为评判标准。而真正要关注和迎合的,则是这种KTV课堂的现实可行性。显然,在实际中,无论KTV课堂怎么好,其的现实不便性、远离校园和成本过高的缺陷,都意味着其无法更顺利的在现实中推行下去,这便是不能一味地肯定KTV课堂的局限所在。
虽然不可以将KTV课堂完全变成现实推广开来,但是,其的教学创新和实际教学效果则可以学习,甚至是可以移植到我们真正的大学课堂上。而说白了,要借鉴的就是背后那一套新颖的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这套教学模式的根本就是“互动性”,要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放松课堂气氛,用罚唱歌等类似趣味性的手段,把学生的心牢固在课堂上,这便是从KTV课堂中借鉴到的现实启示。
其实,所谓的KTV课堂就是一种“互动型课堂”,现在,很多高校推崇的“智慧教室”便是其的细节展现。通过对教室的改造来营造交互讨论空间,通过多媒体设备为个性化、互动性的学习提供平台。这实质上就是高校版的KTV课堂,而其也某种程度凸显了对“KTV课堂”背后的教学模式进行借鉴的正方向,也是相对合理正确的借鉴之道。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彬(浙江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