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平“药品短缺”之痛还须强化政府责任
2017-04-20 09:27:00 来源: 长江网

4月18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相关职能部门衔接配合,完善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分级联动应对机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定点生产、协调应急生产和进口、加强协商调剂、完善短缺药品储备等措施,打通短缺药品研发、生产、流通、采购等各个环节。(4月19日 人民网)

近年来,从心脏手术需要的硫酸鱼精蛋白、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到甲减患者必须的优甲乐,抗血小板的潘生丁,治疗儿童常见的恶性实体瘤如肾母细胞瘤等的化疗药物放线菌素D等,都先后出现过“一药难求”的局面。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当廉价药品成为“熊猫药”以后,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以“硫酸鱼精蛋白”为例,2015年最高价格炒到1000元/支,而且往往有价无市,令老百姓“命悬一线”而得不到救治。

挽救“药品短缺”之殇,贵在强化政府的责任。一是完善监测预警管理制度;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建立监测机制,完善药品管理清单,就是及时了解和掌握药品的生产、使用和库存情况,在有可能出现药品短缺的情况下提前预警、信息共享,从而调整组织协调策略,而不是等到药品已经出现短缺时才组织生产,不仅难以解除民众病痛的燃眉之急,还难以保证药品质量。二是建立政府指导和支持机制;对于一些必需、有效的廉价药品,应该由政府指导,积极推行定点生产;同时给予定点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保障企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从而调动生产积极性,保证廉价特效药品的稳定供应。这样既能让药企有利可图,又能保证老百姓能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何乐而不为。

药品的及时供应,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进一步提升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水平是改善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群众利益的健康基石。

长江网网评员:李春梅

编辑:张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