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赛】蒋佳璇:大学生应自觉回归“纸质阅读”
2017-04-18 16:33: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武汉学院法律系1505班学生庞章昊是一个“阅读狂人”,阅读是他每天的“必修课”,而且每个月一半以上的生活费都用来买书,至今已收藏3000多套图书,寝室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型“图书馆”。(4月17日 人民网)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中华文明对“阅读”的推崇已绵延千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秀灵,数字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自古以来阅读都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最明智和最直接方式。然而,一组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反映出全民阅读的新变化,2014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56本,与2013年的4.77本相比,还略有减少,其中近三成的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五本。

2015年,“倡导全民阅读”已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后;2016年,“建设书香社会”也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不难看出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与此同时,“读纸”还是“读屏”也成为各方所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屏幕阅读”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当今,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海量的信息在丰富和拓宽了人们视野的同时,也把以前人们习惯的传统纸质阅读“挤”到了边缘地带。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爆炸”的社会里,大学生也同样乐于在这样方便快捷的方式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或知识,不论是在等公车、等地铁甚至如厕时也要拿出手机看看文章,除了上课用的课本,手机似乎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了他们阅读的唯一方式。虽然这的确大大降低了阅读的成本,但是这样“碎片化”的阅读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随波逐流于“热点”信息、“标题党”,所读内容基本属“快餐文化”,不仅使阅读质量大打折扣,还容易让大学生变的浮躁起来。

反观纸质阅读,一册在手,便于做批注、写札记、勾划重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探究式的阅读方式,深入阅读,积极思考,助其学习知识,启迪智慧并提升自身修养。同时,也能培养大学静心学习、克服骄躁的能力。大学生不能仅仅只局限于课堂上那40分钟的知识,课后那几千字的练习,更应该注重的是在纸质阅读中静下心后的积累于沉淀。

虽然数字阅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对于还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传统的纸质阅读并不能因此轻易放弃。自觉回归“纸质阅读”,用深度去思考。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蒋佳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