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将于4月19日上线播出。此前,《匠人》第一季播出时就广受好评。《匠人》在每集20分钟的时长里,讲述亚洲匠人的手艺生活,画面唯美柔和,富有电影质感。但也有人质疑片子的商业元素太重,是用纪实手法拍摄的原生广告,根本不能算纪录片,导演李武望则解释说自己想做的是“顺应当下收视语境的纪录片”。
不消说,纪录片和广告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在于是否以推广销售商品为前提。但是,当广告采用纪实手法拍摄,打出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口号,希望通过讲述好故事来激发受众的兴趣和购买欲时,我们还能直截了当地否认它是纪录片吗?对于这一点,或许很多人都无法坚定地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
科技在发展,传统手工艺的慢工细活正被高效、快捷、流水线式的生产技术所挤压。受众知道匠人精神的可贵,有如知道读书的重要,虽然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却难以身体力行、付出实践。
碎片化、快餐化时代,为了满足受众追求文化品质而又不喜深刻沉闷的接受偏好,体量短小、画面精美、主题深远的“微纪录片”顺势而上。《匠人》便是此中的娴熟之作。
《匠人》虽然有着推销产品的诉求,但却巧妙地隐藏在人物的故事之中,并没有因商业利益而放弃人文精神,在推广传统手工艺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这种形式的广告,不管是从传统还是从商业品质的角度上看,我们都应该鼓励。明确了这一点,再来看它是否属于纪录片范畴的争议,我们就能充分地去理解其存在的适时性和创新性。
一般来说,传统的纪录片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官方平台出产的纪录片,这类片子洋溢着说教的色彩,没有资金方面的困扰,但不怎么招年轻人的喜欢;另一种是个人或非官方团队拍摄的纪录片,习惯性地被称为真正的纪录片,但也会因为主观色彩太浓而遭观众反感,除此之外,难获投资也是一大问题。种种原因,国内的传统纪录片市场一直不太乐观,在受众间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匠人》则从传统纪录片忽视的“用户思维”出发,在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喜好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收到了很好的商业回报。但在思想深刻性的表达上则比较浅层,与同样关注工匠精神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相比,它更轻快,却也少了很多深挖和执着。说到底,商业目的还是损害了内容的表达。
因此,对于工匠精神的宣扬,《匠人》只能作为锦绣添花的存在,真正的匠心仅靠20分钟怎么可能展现地出来呢?正如《舌尖上的中国》导演任长箴说的,“卖商品的诉求和纪录片创作者身份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我们需要不考虑商业规则的纪录片正如我们需要一方宁静的读书天地一样,纪录片的生命力即在于对社会的体察和自由的表达,这不是《匠人》能达到的标准。
我们或许不必固守着纪实片优于纪录片,纪录片优于短视频的鄙视链,它们有真实性、深刻性之分,但却没有高下之分。只要于社会有益的创新我们都应该鼓励,制作者又何必一定要把《匠人》贴上纪录片的标签呢,不如自创一个诸如“商业纪实片”的类型,不也很好嘛!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本芳(湖北大学)